卡哈尔体(英语:Cajal body,或译柯浩体),是存在于细胞核里的细胞器。卡哈尔体是相当具保留性的核细胞器。到目前为止,在脊椎动物、果蝇、酵母菌,以及植物中均发现存在卡哈尔体。尽管卡哈尔体被发现已经100多年,卡哈尔体的确切功能还不是很明朗。初步证据显示卡哈尔体可能与参与mRNA剪接的“snRNA-蛋白质复合体”的成熟有关。
1903年,西班牙医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用高尔基染色法在兔和人的神经元细胞核内发现着色的除核仁外,还有一个黑点,他称之为“核仁附属体”(nucleolar accessory body)。之后一些科学家在其他生物的细胞核发现类似的结构,并给以不同的名称。直到1999年,美国细胞生物学家Joseph G. Gall建议将这些相同的核细胞器重新命名为“卡哈尔体”以纪念它的发现者。
|
---|
| 核被膜/
核纤层 | 孔复合物: 核孔蛋白( NUP35、 NUP37、 NUP43、 NUP50、 NUP54、 NUP62、 NUP85、 NUP88、 NUP93、 NUP98、 NUP107、 NUP133、 NUP153、 NUP155、 NUP160、 NUP188、 NUP205、 NUP210、 NUP214) · AAAS |
---|
| 核仁 |
卡哈尔体(GEMIN4、GEMIN5、GEMIN6、GEMIN7、GEMIN8、SMN/SIP1、COIL) · 核仁周区室(PTBP1、CUGBP1)
TCOF · ATXN7 |
---|
| 其它 |
染色质 · 点(PML体) · 平行斑
SMC蛋白:黏连蛋白(SMC1A、SMC1B、SMC3) · 凝缩蛋白(NCAPD2、NCAPD3、NCAPG、NCAPG2、NCAPH、NCAPH2、SMC2、SMC4) · DNA修复(SMC5、SMC6)
转换细胞核蛋白:TNP1、TNP2
核基质(核骨架) · 核质
LITAF
另见转录因子与细胞内受体 |
---|
| 另见细胞核疾病
生化 结构: 过氧化物酶体,骨架(中心体),上皮,纤毛,线粒体,细胞核(染色体) |
|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