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肉芽肿
中医宝典 > 面部肉芽肿
面部肉芽肿(Granuloma faciale)1945年由Nigley首先报告。亦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面部肉芽肿。
目录 |
面部肉芽肿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皮损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见血管内或血管周围主要为IgG沉积,提示本病可能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慢性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慢性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面部肉芽肿的症状
皮损为一个或多个红褐色或紫红色斑块,斑块直径可达数厘米,除毛囊口扩张外,皮损表面正常,好发于鼻、颧、前额部,少数还可发生于面部以外的部位如前臂、颈、胸。不侵犯内脏,可自行缓解。
面部肉芽肿的诊断
面部肉芽肿的检查化验
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致密多形性浸润,主要位于真皮上部,在某些部位还可伸向真皮深部,甚至皮下组织。浸润不侵犯表皮或毛皮脂腺附件,并由狭窄的正常胶原境界带,将表皮与浸润分开为本病的组织病理特点。多形性浸润大部由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组成。经常有些嗜中性粒细胞核发生碎裂,形成核尘。许多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内及其周围显示强嗜酸性纤维蛋白样物质,可见少数红细胞外渗。
面部肉芽肿的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鉴别。本病有表皮下无浸润带,浸润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而持久性隆起性红斑浸润中几乎无嗜酸性粒细胞,亦不出现无浸润带。
面部肉芽肿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小剂量氨苯砜25~100mg/d有效。亦可用puvA治疗或皮损内注射皮质激素治疗。
(二)预后
不侵犯内脏,可自行缓解。
参看
1个分类: 皮肤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