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钡餐检查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胃肠钡餐检查 重定向自:钡餐造影

胃肠钡餐检查所用的造影剂是医用硫酸钡,由于钡的原子序数高,不易被X线穿透,在胃肠道内与周围器官形成明显对比。目前使用的钡剂大多是复方硫酸钡,根据不同检查部位,使用前将硫酸钡加温开水调成不同浓度的混悬液。口服后检查胃肠道称为钡餐检查。根据病情要求可进行包括食管至结肠的检查,观察其形态和功能变化。由于检查方法的更新,除观察胃肠道功能情况外,现多进行分段检查,如重点观察食管时称为食管钡餐检查;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至空肠上中段时称为上胃肠道钡餐检查;须重点检查胃肠道功能者,则须按时定期检查胃、小肠与右半结肠,称为胃肠道钡餐检查,也叫胃肠钡餐检查。可用于怀疑先天性幽门肥厚、十二指肠梗阻等疾病。

此外,在临床疑有胃肠道穿孔肠梗阻等患者,须了解穿孔与梗阻的确切部位时,应改用碘制剂造影,如碘油泛影葡胺等,但对碘过敏者禁用。

目录

  1. 造影前的准备
  2. 检查步骤
  3. 胃肠钡餐检查
  4. 临床应用
  5. 禁忌症
  6. 参看
  7. 参考文献

造影前的准备

患者在钡餐检查前一天晚饭后禁食,次晨空腹至放射线科接受检查。如不禁食,胃内容物可影响胃肠形态的观察;服某些药物则可影响胃肠道功能。幽门梗阻患者,应先洗胃,抽净胃内容物后再检查。

检查步骤

服钡前常规先透视胸、腹部,注意腹部有无气液面及异常影。服钡时于不同体位(立位、卧位)顺序观察食管和胃肠道,间隔一定时间后,检查下肠道。整个检查过程中,透视是基本的方法,再辅以摄片。透视下进行摄片,称为点片(Spot film)。

无论透视或摄片,胃肠道造影要着重显示胃肠道粘膜(又称粘膜像),粘膜不仅是病变的好发部位,而且粘膜改变是早期病变的主要依据。充分观察粘膜像后,再应用多量地钡剂(约200-300ml)使被检查部位充分扩张,继续观察胃肠道的位置、形状与功能状况,此充分扩张状是为充盈像。若用手或压迫器进行局部按压,进一步观察局部粘膜、管壁或病变与周围的关系等,是为压迫像;利用腔道内的原有气体,或服用产生气体的药物,造成气钡双重对比影像,是为气钡双重造影像,能显示粘膜的微细结构,如胃粘膜的胃小区,其显示有利于发现表浅的细小病灶,对胃肠早期癌肿的发现有重要价值。上述四种影像在检查中是必需的,是相辅相成而不能取而代之,这点应引起重视。

胃肠钡餐检查

包括食管十二指肠小肠及右半结肠。先口服适量产气药物及吞一大口钡剂,立位观察食管后,然后吞服全量钡剂,在不同体位角度下观察胃十二指肠各部的形状、轮廓、位置、大小、蠕动及幽门开放情况。并利用体位使各部形成气钡双重双比,结合加压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在胃和十二指肠检查完成后,根据病情需要间隔一定时间检查各段小肠、回盲部及结肠。在透视过程中,应适时地拍摄点片,留下记录。胃肠钡餐使用的浓度多采用180-200%(W/V)。

临床应用

目前胃肠钡餐检查已经并非胃肠道疾病的首选了,首选应该是胃镜。但某些疾病、或病人不愿意胃镜检查(较为辛苦)时可用钡餐代替。可用于:

  1. 胃肠道本身疾病、如溃疡、炎症、肿瘤、憩室。胃肠道功能紊乱等。
  2. 胃肠道外病变推移压迫肠道或粘连。

禁忌症

  1. 胃肠穿孔
  2.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呕血黑便)期间、应在大出血停止后二周最早不少于一周,才能作此检查。
  3. 急性肠梗阻
  4. 一般情况极差,宜慎重考虑。

参看

参考文献

  • 胃肠钡餐检查在小儿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实用医技杂志.张安君等。
  • 《医学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医学教材.吴恩惠、冯敢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