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 导航, 搜索
Bkmzk.jpg

芦(Phragmites australis)又名芦苇, 属禾本科,芦苇属。是典型的挺水植物,多年生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由地下茎蔓延成群,生长在湖岸、河沟等浅水处或湿地。

地下具粗壮的匍匐根状茎。秆高1~3米,节下通常具白粉。叶鞘圆筒形,叶舌有毛,叶片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顶生,疏散,长10~40厘米,稍下垂,小穗含4~7朵花。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

广布于全国温带地区,为保土固堤植物。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用;嫩时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为草鱼等的优良饲料;嫩芽也可食用;花序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根状茎叫做芦根,含天门冬酰酸,中医学上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胃火,除肺热;有健胃、镇呕、利尿之功效。  

目录

  1. 芦苇主要品种
  2. 芦苇栽培技术
    1. 1.密度要科学合理
    2. 2.合理施肥
    3. 3.提高芦苇对光能的利用率
    4. 4.改变芦苇生长环境,提高芦苇的质量
    5. 5.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性
    6. 6.调控灌水,促进芦苇的高产
  3. 参考

芦苇主要品种

1、白毛苇,产河北白洋淀一带。叶中型,淡绿色,叶面有白色腊腺,高达5米,早春能生长于1米以上深水层,生命力很强,生长速度亦快,但对养分要求较高,皮厚、性脆,为造纸的良好材料。

2、白皮苇,产河北白洋淀一带。叶中型,叶舌有短绒毛,叶鞘绿色,边缘紫色,穗小型,紫色。茎秆较粗,高约4米,色纯白,茎壁坚韧,宜于编织。

3、盘锦6号,产辽宁。叶小型,色青绿,叶舌生有多量易于脱落的长毛,株高1.5~2米,抽穗开花早,根状茎多集中土壤上层,细而密,节上的侧芽萌芽率很高,在地上茎基部的侧芽多能抽生较大分蘖,每株平均有2.5个分蘖,密度大,产量较低。

4、盘锦101号,产辽宁,叶大型,色绿,叶舌为短毛状,叶身大,密生易脱落的绒毛,株高2密以上,靠近地表的侧芽形成分蘖小,多为单株,密度小。

5、河柴(也称白苇),产江苏里下河地区。茎秆白色较矮,高仅1.5~2.5米,花白色,花穗长,纺锤形,花穗分散,排列较为松散,材质较松,耐瘠薄土质。

6、紫金花,产江苏里下河地区。茎秆高大,高2.5~3米,白色,秆壁较厚,较坚实,花紫色,花穗椭圆形,排列较密,品质较好。

7、黄芦子,产江苏里下河及沿江地区。茎秆高大,高2.5~3米,黄白色,秆壁坚厚,花白色,花穗近圆形,品质好,要求土壤肥沃。  

芦苇栽培技术

提高芦苇产量的增产措施(引王延东)  

1.密度要科学合理

据芦苇科研所测定:在轻盐碱土苇田中,亩有效茎36685株,单株重30.8克,亩产1130公斤。在中盐碱土苇田中,亩有效茎41355株,单株重13.2克,亩产546公斤。在沼泽苇田中,亩有效茎135068株,单株重2.8克,亩产378公斤。在目前管理水平下,如果把亩有效茎数控制在五万株左右,即每平方米株,单株重是20克,亩产量是一吨,如果单株重提高到30克,亩产就是1.5克。  

2.合理施肥

芦苇是一种需要高氮高钾的作物,据辽宁芦苇科研所试验,芦苇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平均为4.6:1:5.3,也就是K>N>P,氮钾相当或相近。具体范围是,氮:磷:钾为4.1-4.8:1:4.8-6.0。每亩施肥量15-20公斤。

根据芦苇的收获物与生长规律应着重施用攻秆肥和根状茎肥,秆肥在5月中下旬,芦苇进入旺长期时进行,应施重肥,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根状茎肥应晚施少施,占总施肥量的10-20%,在8月中旬左右施。通过施肥达到叶、节早发多发,植株高大,防止贪青倒状,而根状茎又健壮发育的目的,为第二年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头年根状茎发育粗大,贮存养分多,第二年长出的芦苇就粗壮高大。反之,就细弱矮小。  

3.提高芦苇对光能的利用率

芦苇对光能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干物质的积累-产量的高低。因此,在生产上多采取增大光合面积,增加光合强度,延长光合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光合产物的消耗以获高产。(1)在栽培管理上采取一定措施,促进芦苇茎秆早发多发,增大光合面积。(2)防治病虫害,增加叶片数,延长叶片寿命,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3)施用微量元素和稀土的应用,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强度。(4)施亚硫酸氢钠(200-300ppm)能有效抑制芦苇的光呼吸(异化)作用,提高芦苇的产量和质量。  

4.改变芦苇生长环境,提高芦苇的质量

据研究:生长在轻盐碱地上的芦苇,其纤维素含量平均为50.6%,纤维长度1.55mm;在重盐碱地上生长的芦苇,纤维素含量平均为42%,纤维长度为1.12mm;在沼泽化芦苇田上生长的芦苇,纤维含量平均为43.4%,纤维素长度为1.22mm。由此可见,为芦苇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可以获得优质高产的芦苇。  

5.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

在无结构的粘重土壤中,因土壤粘重、透水性、透气性差,好气微生物不能繁殖,土壤中严重缺氧,芦苇芽多在土壤表层萌发,而且萌芽量很多,导致芦苇地上茎的细密矮小,产量很低。而在结构好的不缺氧的土壤中,从地表到80cm深处都有苇芽萌发,土壤深层的苇芽,能长成粗壮高大的植株,芦苇产量高质量好。通过早施有机肥,在苇芽萌发期,浅水层管理和适当的晒田等措施,增加土壤的通气性,促进土壤深层苇芽的萌发,是增产的有效措施。  

6.调控灌水,促进芦苇的高产

在能调控水位的芦苇田中,其灌水原则是“浅水灌溉,勤灌勤排,合理晒田,通气增温”。在正常灌水的情况下,芦苇地下根状茎每年只进行两次分枝,然后加粗生长,贮存养分,第二年长出的芦苇又粗又高大,产量高质量好。如果长期积水,土中缺氧,芦苇地下根状茎会萌发3-5次分枝,造成地下根状茎又细又密又弱,贮存养分少,第二年生长出的芦苇就又细又矮,芦苇产量低,质量差。

芦苇从开花到种子成熟前,其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输送到穗部供给种子发育,一部分输送给地下根状茎,供休眠芽的生长和养分贮存。故在这期间应降低苇田的水层,并有计划的安排排水晒田,以控制养分向穗部输送,减少种子产量,使养分向地下根状茎输送贮存。另外,由于排水的作用,使土壤中氧气充足,有利于土壤层苇芽的萌发,生长成粗大的大苇芽,为第二年芦苇的高产优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