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裂孔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视网膜裂孔
Bkh9v.jpg

视网膜裂孔视网膜的一处全层裂开,就象衣服有一破口一样。一般是由于视网膜有变性区,由于玻璃体的牵拉形成裂孔。

视网膜裂孔的形成是视风膜和玻璃体两种组织变性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是与老年人或高度近视的玻璃体和视网膜常有变性有关。

位于眼底70º范围以内的裂孔比70º以外周边部的裂孔易于发现;大裂也比小裂孔易于发现。小裂孔常在视网膜血管附近,与出血斑容易混淆,需反复多次仔细观察才能鉴别。

圆形裂孔较多见,位于黄斑部者称黄斑部裂孔;亦可位于周边眼底,单个或多个簇状聚合,也可为散在性。边缘锐利,由囊样变性引起者,裂孔前不能见到与其大小相应的膜样盖瓣。上玻璃体粘连牵引起者,可以见到盖瓣(撕脱的神经上皮层)。

马蹄形或其类似裂孔,如新月形、舌形、张口形等裂孔最多见,约占所有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25%~68%,其中尤以单个裂孔为多见。马蹄形等类似形成的裂也均由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所引起。其粘连范围较圆形裂也时更为广泛。裂孔大小与粘连范围,牵引强度一致。由于粘连牵引的一端在视网膜表面,另一端在玻璃体,所以马蹄形裂孔基底部总是朝向周边部,尖端指向后极部。较大的马蹄形裂孔后缘卷缩,闰瓣掀起,裂孔实际面积往往大于检眼镜所见。

周边眼底视网膜的不规则裂孔比较少见,裂孔呈线条状或不规则形,如果线条很细,周围视网膜又无脱离,往往被误认为末梢血管。

锯齿缘截离为发生于锯齿缘(玻璃体基底部)及其附近,为各种裂孔中面积最大的裂孔,多位于颞下象限,截离线与角膜缘平行。占一个象限或半周,甚至全周截离。所以特名为截离的理由是此种巨大裂孔无前缘,后缘视网膜收缩卷曲为灰白色弧形,与暗红色无视网膜处呈鲜明对比。锯齿缘截离多见于年青人,多数有眼球钝性外伤史。亦可继发于视网膜劈裂症。  

视网膜裂孔电凝术

视网膜裂孔电凝术适应证:

巩膜板层切开后,巩膜瓣下裂孔部位巩膜床的凝固;巩膜上裂孔位置标记。 

视网膜裂孔电凝术术前准备麻醉

1、常规消毒皮肤。作球后面神经阻滞麻醉

2、透热电凝机时间调到1.0~2.5秒,电流程度30~80mA。

视网膜裂孔电凝术步骤:

1、巩膜板层切开。

2、进行电透热凝固(diathermy)的巩膜床要保持干燥。

3、电凝灶不要融合,每灶之间相隔1~2mm,电凝社应包围裂孔,眼底镜下可看到白色反应。

视网膜裂孔电凝术手术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1、巩膜上大面积全层电凝易导致巩膜坏死,再次手术时易引起巩膜破裂,因而电透热凝固术最好在巩膜板层切开术中使用。

2、电凝时勿用力过大,以免穿透巩膜。

3、眼球水平方向电凝易伤及睫状长动脉,可导致眼前段缺血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