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知觉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人际知觉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社会知觉包括人际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对人的外部特征、个性特点了解、对人行为的判断和理解。这种知觉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以各种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交际行为指人们在交往中相互接触和交换的言语、态度与动作,包括礼节、交谈、表情、援助、侵犯等行为。  

人际知觉的特点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脑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应。知觉同感觉一样,也是对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但它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及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首先是获得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当感觉积累多了并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对事物整体的反映,便达到了知觉。一般来说,感觉到的事物的属性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因此,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人际知觉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即人们不仅相互感知,而且彼此间会形成一定的态度,在这种态度基础上又会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如对某些人喜爱,对某些人同情,而对另一些人反感等等。人际知觉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决定于多种因素,如人们彼此间的接近程度、交往频繁程度以及彼此间相似程度等,都会对人际知觉过程中的情感发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人们彼此越接近,交往越频繁,相似之处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友谊、同情和好感。  

人际知觉的影响因素

在认识他人时,有许多因素影响我们的判断,影响人际知觉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1、“最初印象”,是指初次对人知觉时形成的印象往往最为深刻,在以后的人际知觉或人际交往时不断在头脑中出现,并制约着新的印象。

2、“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时,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特征泛化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3、“定型倾向”,是指根据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按某个人的一些容易辨别的特征把他归属为某一类人,随后又把属于这类成员所共有的典型特征归属到他身上,并以此来知觉和判断他。

4、“先入为主”,是指对人知觉并非出于对对客观对象的知觉,而是凭空臆造后又把这种主观观念投射到对象身上,因而就知觉到原先并不存在的东西。

5、“投射作用”,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把自己的特征归属到其他人身上,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利用自己去判断他人。

6、“情绪效应”,是指认知主体的情绪状态或特定心境会使人在对人知觉时带上一付有色眼镜,看出来的人和事都染上了自我的情绪色彩;等等。

专家认为,了解别人常用的简单方法是把自己当作别人,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从而建立有关他的内部状态的假设,这就是认识、了解别人的认同机制,类似于我们常说的“设身处地、以己度人”。当然别人也可用同样机制了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