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 导航, 搜索

(deep-seated sore),局部皮肤下发生的疮肿。有关疽的解释历来不尽相同。《内经》中痈疽为一切疮疡的统称。历代外科医家根据各自的师承和经验,将很多种现在看来属性不同、治疗各异的病都冠以“疽”名,如《内经》所说的“猛疽”是指锁喉痈(颏部蜂窝组织炎),《医宗金鉴》所说的“禽疽”是指背部丹毒(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红,焮热肿胀,迅速扩大);《外科大成》所说的“调疽”、“敦疽”、“瘭疽”是指手部的疔肿等。再如患于腋中的腋疽(腋部淋巴结结核),生于股间的股阴疽(腹股沟淋巴结结核),发于胁肋的胁肋疽(胸壁结核肋骨结核),现在按其性质分别归入了瘰疬流痰之中。瘰疬是一种多数发生于颈部的慢性感染疾患,结核累累如贯珠状,特点为起病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痛,以后渐增大窜生,成脓时皮色转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结核。流痰是一种发生于骨与关节的疾病,特点为起病缓慢、化脓亦迟,溃后脓液稀薄如痰、不易收口,相当于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此外,还有发于乳房深部的乳疽,以及好发于四肢末端并可因皮肉坏死而致趾(指)骨节脱落的脱疽(相当于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坏疽)。因其病因证治各有特点,现在分别归入乳房疾病和外科其他疾病中。

中医文献中多根据初起有头或无头而把疽分为有头疽无头疽,现在中医外科临床实际中,一般也是这样分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