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腺瘤
为一罕见的器官样肿瘤,是一种发育异常的疾病,大小和部位不定。可合并角化棘皮瘤和内脏系统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
目录 |
发病机制:
镜下可见肿瘤组织与周围境界清楚,常有包膜,由未完全分化的皮脂腺小叶构成。皮脂腺小叶形状和大小不一。肿瘤细胞主要有两种类型:
1.小的嗜碱性细胞,与正常皮脂腺小叶周边的生发细胞相同。
2.成熟有空泡的皮脂腺细胞,与接近正常皮脂腺小叶中央处的细胞相同。脂肪染色示成熟的皮脂腺细胞中有脂质。 ;
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此瘤与周围组织界限鲜明,由不规则大小和形状健康搜索的未完全分化的皮脂腺小叶组成。小叶中有两型细胞,其一与皮脂腺瘤周围细胞相同为未分化生发细胞其二为成熟皮脂腺细胞。小叶中生发细胞和皮脂腺细胞的分布不一,一般两型细胞的比例接近相等。生发细胞常围绕皮脂腺细胞排列。
临床表现:
通常为单发性皮肤色丘疹或淡黄色丘疹或结节,无临床诊断特征常见50~6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
2.临床症状 表现为圆形坚实的结节直径一般小于1cm。表面光滑,呈淡红黄红或正常肤色。一般单发,偶或多发。
诊断:
本病一般不难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皮脂腺腺瘤与皮脂腺腺痣有何不同?
皮脂腺腺痣与皮脂腺腺瘤虽都是发育异常的皮肤病,且都以皮脂腺不完全分化性增生为主要特征,但两者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从发病年龄看:皮脂腺腺痣在人出生时就有,或在出生后不久发生,偶有成年期发生者;而皮脂腺腺瘤的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
从皮损部位看:前者多发于头皮或面部,以单发为主;后者孤立性发作者常见于头皮或面部,多发性则以躯干为好发处。
从皮损形状看:皮脂腺腺痣表现为略高出皮面之淡黄至黄色蜡样,圆形、卵圆形或斑块状,边缘不整齐,表面平滑或呈颗粒状,无毛发,至发育期,明显隆起,黄色加重,成年期后,变成疣状或乳头状,质地坚实;皮脂腺腺瘤表现为皮损高出皮面,呈圆球形,直径小于1cm,表面光滑,质地较硬,底部常略带蒂状。
从继发或并发病看:皮脂腺腺痣常继发基癌、乳头状汗管囊腺癌、汗管瘤、鳞癌、毛囊漏斗瘤等,皮脂腺腺瘤常并发内脏癌肿,尤其是胃肠道多发性癌。
从治疗手段看:皮脂腺腺痣以早期激光、电切或手术切除为主;皮脂腺腺瘤以手术切除为有效治疗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