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针灸问对 书名:针灸问对 作者:汪机 朝代:明 年份: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中医宝典】下载中心 网址:http://zhongyibaodian.com/download/ 【中医宝典】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针灸问对》的问题和讨论请联系邮件 2867481452@qq.com <目录> <篇名>刻针灸问对叙 属性:石山居士校集诸方书于朴墅精舍。南涧子过之。出示针灸问对一册。南涧子受读。作 而言曰。嘻。余于斯集。重有感焉。是可刻也已。夫道仁也。夫医仁术也。术之神者。莫捷 于针 。盖人受天地一气以生。本自流通充溢。阏注羸痼。斯病矣。是故轩、岐、仓、扁针 之说兴焉。方其心悟神遇。动会肯綮。游刃有间。而目牛无全。夫亦善通天地一气。非外铄 也。是故其为书也。言赜而粹。辞微而则。旨邃而玄。后世学无根要。遂苦其奥。置而不讲。 徒夸于手法取穴之末。若今之针 家者。扣其所以。瞠目无对。无惑乎施之靡效尔。斯集也 。汇为问对。粹以赜章。则以微着。玄以邃通。俾夫神于昔者。神于今。完天和。溥仁术者 。其斯取的无穷焉。又从而引伸触长。以仁夫身者仁其心。时其私翳而针 之。认得为己之 中。将周流动荡。无一息之匪仁。圣门求仁功夫。岂待别易涂辙。则夫斯集也。进于技而几 于道矣。若彼支离色取。曰求仁求仁者。其真为不知痛痒。乌足以语此。嘻。余于斯集。重 有感焉。是可刻也已。居士姓汪氏。讳机。字省之。别号石山。夙业儒。医其余事。而他方书 称是。已悉有刻云。 \x嘉靖壬辰年菊月南涧程镔子砺书\x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客有过余者。坐间语及针灸。盛称姑苏之凌汉章。六合之李千户者。皆能驰名两京。 延誉数郡。舍此他无闻焉。余曰。休歙有商于彼者。亦尝从之游而授其业矣。因得闻其详焉 。语凌则曰。熟于穴法。凡所点穴。不必揣按。虽隔衣针亦每中其穴也。语李则曰。用意精 专。凡所用穴。必须折量。以墨点记。方敢始下针也。余尝论之。凌则尚乎简略。李则尚乎 谨密。取穴之法。简略者终不及谨密者之的确也。但素、难所论针灸。必须察脉以审其病之 在经在络。又须候气以察其邪之已至未来。不知二家之术。亦皆本于素、难否乎。客曰。皆 非吾之所知也。余因有感。乃取灵枢、素、难及诸家针灸之书。穷搜博览。遇有论及针灸者 。日逐笔录。积之盈箧。不忍废弃。因复序次其说。设为问难以着明之。遂用装潢成帖。名 曰针灸问对。以便老景之检阅焉。庶或亦有补于针灸之万一也。后之精于此者。尚惟改而正 之。幸甚。 \x嘉靖庚寅冬长至日祁门朴墅汪机省之序\x <目录> <篇名>卷之上 属性:或曰。内经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针 法无虑十八九。厥后方药之说肆行。而针灸之法。仅而获存者。何也。 曰。内经上古书也。上古之人。其知道乎。劳不至倦。逸不至流。食不肥鲜。以戕其内 。衣不蕴热。以伤其外。起居有常。寒暑知避。恬 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生。虽有贼风虚邪 。莫能深入。不过凑于皮肤。经滞气郁而已。以针行滞散郁。则病随已。何待于汤液醪醴耶 。当今之世。道德已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纵欲以竭其精。多虑以散其真。不知持满。 不解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寒暑不避。故病多从内生。外邪亦易中也。经 曰。针刺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病既属内。非藉汤液之荡涤。岂能济乎。此和、缓以后。方 药 不宜于今。汤液宜于今。而不宜于古也。 经曰。上古作汤液。为而弗服。中古之时。服之万全。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针 灸治其外。虽形弊血尽而功不立。此之谓也。 或曰。针灸宜于古。而不宜于今。吾已闻命矣。然今之病。亦有针灸而愈者。何也。 经 其病立已。盖病之初起。邪之新客。当此之时。元气未伤。邪气尚浅。以针除之。甚得其宜。 学人察识于此。而于用针治病。亦可以知其大概矣。故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 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 。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 或曰。九针之所主。皆外伤欤。抑亦有内伤欤。 经曰。一曰 针。头大末锐。令无得深入。主病在皮肤无常者。二曰员针。筒身员末。 主无 。四曰锋针。筒其身。锋其末两三隅。主四时八风。客于经络为痼病者。令可以泄热出血而 发痼病也。五曰铍针。末如剑锋。主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可以取大脓也。六曰 员利针。令尖如 。且员且锐。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主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令可深内 以取之也。七曰毫针。尖如蚊虻喙。长一寸六分。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主邪客经络。而为 寒热痛痹者也。八曰长针。锋利身薄。主深邪远痹。八风内舍于骨解腰脊骨腠间也。九曰大 针。大如梃尖。微员。主淫邪流溢于节解皮肤之间。以写机关之水也。九针长短大小各有所 施。不得其用。疾弗能移。病浅针深。内伤良肉。病深针浅。病气不写。病小针大。气写大 甚。病大针小。气不泄泄。机按。今之针士。决痈用锋针铍针。其他诸病。无分皮肤肌肉血 脉筋骨。皆用毫针。余者置而不用。甚有背于经旨矣。于此而知九针所主。多系外邪薄凑为 病。用针施泻。深中病情。使今之人而有是病。针亦在所必用。若夫病邪大甚。元气已伤。 决非针之所能济矣。假如痨瘵阴虚火动。法当滋阴降火。针能滋阴否乎。痿症肺热叶焦。 法当清金补水。针能补水否乎。经曰。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是也。知此 则病之可针不可针。亦可以类推矣。奈何世之专针科者。既不识脉。又不察形。但问何病。便 针何穴。以致误针成痼疾者有矣。间有获效。亦偶中耳。因而夸其针之神妙。宁不为识者笑 耶。 或曰。针灸当明经络。可晓以否。 曰。直行者。谓之经。经有十二。所以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 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 手厥阴、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注手太阴也。(此则荣气之行也。然卫气昼但 行于阳。而不行于阴。夜但行于阴。而不行于阳。不与荣同道。不与息数同应。) 又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隧。潜道也。经脉行而不见。故谓之经隧。详见阳经外络内。阴经内络外条。)旁出者。谓 之络。(经之横支。交接别经者。)十二经有十二络。(如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 。络肺之类。)兼阳跷络、阴跷络、脾之大络。为十五络也。皆从十二经之所始。转相灌溉 。朝于寸口、人迎也。又曰孙络。(小络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 又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非髀 肉筋骨也。) 问曰。荣卫之气。亦有别乎。 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 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 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也。(详见井荥 俞经合注) 或曰。经脉与络脉异乎。 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诸脉之浮而常见 者。皆络脉也。诸络脉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 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写其邪而去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 络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鱼际络青。胃中寒。鱼际络赤。胃中热。其暴黑者。留久 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皆多血络。必间日一取。 大血尽而止。乃调其血实。 或曰。经病络病。治有异乎。 经曰。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 。 。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邪客于经。左盛 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左刺右。 右刺左。必中其经。非络脉也。)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 入于经。流溢于大络。(即前血络。外不得出。内不得入故也。)而生奇病也。(病在血络谓 奇邪)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 不入于经俞。故曰缪刺。(络病。其痛与经脉缪处也。亦宜左刺右。右刺左。虽与巨刺同。 此刺络而彼刺经也。) 或曰。十二经脉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治之亦有法乎。 曰。五脏得六腑。相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 之血 骨。淬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身形有痛。九候无病。则缪刺之。(缪刺者。刺络 脉。左痛刺右。右痛刺左。)痛在于左。而右脉先病者。巨刺之。(巨刺者。刺经脉也。左痛 刺右。右痛刺左。)必谨察其九候。针道毕矣。 或曰。经病亦有宜刺者乎。 经曰。肝病。实则两胁痛引少腹。善怒。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 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非其络病。故取其经。取厥阴治肝气。少阳调气逆。)气逆则头痛。 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胁中气满。独异于常。乃气逆之诊。随其左右。有则刺之。) 心病。实则胸中痛。胁支满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与腰相引痛。取 其经少阴、太阳。舌本下血。其变病。刺 中血。(或呕变也。 在掌后。去腕半寸。) 脾 病。实则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 阴、阳明、少阴血。肺病。实则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 足皆痛。虚则少气 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外。厥阴内血。(太阳外。厥阴内。则少阴也 。视少阴足脉。左右有血满异常者。刺之。) 肾病。实则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憎风。 虚则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注云。凡刺之道。虚补实 写。不虚不实。以经取之。是谓得道。经络有血。刺而去之。是谓守法。犹当揣形定气。先 去血脉。而后乃调有余不足也。) 或曰。六腑病形刺法何如。 经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冬日重感于寒则泻。当脐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 取巨虚上廉。 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 指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取之巨虚下廉。 三焦病者。腹胀。小腹尤坚。不得小便。 窘急。溢则水留为胀。取之委阳。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 上热。若脉陷。及胫踝后足小指外廉皆热。取之委中。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 心中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仲介介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取 阳陵泉。(凡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肉节。则皮肤痛。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 。补写反。则病益笃。) 或曰。精气津液血脉。亦有别乎。 经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 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 泽补 谓脉。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 。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 或曰。病有在气分者。在血分者。不知针家亦分气与血否。 曰。气分血分之病。针家亦所当知。病在气分。游行不定。病在血分。沉着不移。以积 块言之。腹中或上或下。或有或无者。是气分也。或在两胁。或在心下。或在脐上下左右。一定 不移。以渐而长者。是血分也。以病风言之。或左足移于右足。或右手移于左手。移动不常 者。气分也。或常在左足。或偏在右手。着而不走者。血分也。凡病莫不皆然。须知在气分 者。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在左取右。在右取左。在血分者。随其血之所在。 应病取之。苟或血病写气。气病写血。是谓诛伐无过。咎将谁归。 或曰。三阴三阳。气血多少之刺。可得闻乎。 曰。经曰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手少阴心、足 少阴肾、手太阴肺、足太阴脾六经。少血多气。 手厥阴心包络、足厥阴肝、手太阳小肠、足太 阳膀胱四经。多血少气。故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阳、太阴、少阴 。出气恶血。故曰。知脏腑血气之多少。而用补写是也。 或曰。形气病气。何以别之。 经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写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 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 病气有余。此阴阳俱有余也。急写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写之。不足者补之。此 之谓也。(夫形气者。气谓口鼻中喘息也。形谓皮肉筋骨血脉也。形胜者。为有余。消瘦者 。为不足。其气者。审口鼻中气。劳役如故。为气有余也。若喘息气促气短。或不足以息者 。为不足。故曰。形气也。乃人之身形中气血也。当补当写。不在于此。只在病来潮作之时 。病气精神增添者。是病气有余。乃邪气胜也。急当写之。病来潮作之时。精神困穷。语言 无力及懒语者。为病气不足。乃真气不足也。急当补之。若病患形气不足。病来潮作之 时。病气亦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禁用针。宜补之以甘药。不已。脐下气海穴取之。) 或曰。病有脏腑阴阳内外高下。何别何治。愿详言焉。 经曰。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以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 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 。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 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脉络。 又曰。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 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 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经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伤形乃应。风伤筋脉。筋脉乃应。此 形气外内之相应也。治此者。病九日。三刺而已。病一月。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 。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帝曰。内外之病。难易之治何如。伯高曰。形先病 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 经曰。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 。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 。经曰。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痛者。阴也。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 之。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后治 其阴。(病在上者。下取之。在下者。上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在腰者。取之 。病生 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经曰。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病始 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足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 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 或曰。经言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谓也。 经曰。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 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假令心病由中风得之。为虚邪。木在火后。生火为母也。饮食劳倦得 之。为实邪。土在火前。为子也。中湿得之。为贼邪。水克火也。伤寒得之。为微邪。火胜 金也。伤暑得之。为正邪。火自病也。 或曰。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针治亦当别乎。 经曰。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 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此正经自病也。盖忧思喜怒。饮食动作之过。而致 然也。风喜伤肝。暑喜伤心。饮食劳倦喜伤脾。(劳倦亦自外至)寒喜伤肺。湿喜伤肾。此五 邪所伤也。盖邪由外至。所谓外伤也。凡阴阳脏腑。经络之气。虚实相等。正也。偏实偏虚 。失其正。则为邪矣。由偏实也。故内邪得而生。由偏虚也。故外邪得而入。机按。经言凡 病皆当辨别邪正内外虚实。然后施针补写。庶不致误。 或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写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 经曰。虚者补其母。母能令子实也。实者写其子。子能令母虚也。假令肝病虚。则补厥阴 之合。曲泉。实则写厥阴之荥。行间。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病。不中他邪。当自取 其经。如井主心下满之类。正经自病。所谓忧愁思虑则伤心。强力入水则伤肾之类是也。不虚 不实。是诸脏不相乘。故云自取其经(重解卷末) 或曰。经言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益有余。何谓也。 经曰。此谓病有虚实也。假令肝木实。肺金虚。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肺实 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所谓实其实。虚其虚。损不足。益有余也。 或曰。七情所伤之病。何以察识。亦可以刺否。 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 邪僻不生。长生久视。故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 则乱。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肾盛怒 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是故五脏主藏精者 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故用针者。察观病患之态。以知 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又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 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 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而谨调之也。 又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 。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 。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 宝。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 故病挛也。 或曰。八正之候何如。 经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 南方 为虚风。主伤人杀害。故圣人谨候虚风而避之。邪弗能害。)其以夜半至也。民皆卧而弗犯 。故其岁民少病。以昼至也。民皆懈惰而中之。故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 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者。民皆又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 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而岁之和而少贼风。则民少病而少 死。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或曰。诸病逆顺。可得闻乎。 经曰。腹胀身热脉大。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脉大。二逆也。衄而不止脉大。三 逆也 日而死矣。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一逆也。腹胀便血。脉大时绝。二逆也。咳溲血脱 形。脉 时而死矣。工不察此而刺之。是谓逆治。五夺者。形肉已夺。一也。大夺血之后。二也。大汗 出之后。三也。大泄之后。四也。新产及大血之后。五也。此皆不可写。热病脉静。汗已出 。脉盛躁。一逆也。病泄。脉洪大。二逆也。着痹不移。 肉破。身热。脉偏绝。三逆也。淫 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 笃重。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五逆也。小儿病 。头毛皆逆上者。必死。 或曰。经言痹病有众痹。有周痹。何分别耶。 经曰。众痹者。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 刺此 左右。各当其所。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 以遏之。后刺其下以脱之。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曰周 痹。 问曰。经言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刺之以月。死生为数。何也。 经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 数。针过其数。则曰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写。左刺 右。 。二日二 。渐多之。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渐少之。(如是刺之则无过数。无 不及矣。) 或曰。经言热病有五十九刺。可得闻欤。 经曰。热病三日。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写其热。而出其汗。实 其阴 是。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 。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 。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 中一。凡六 。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也。热病七日八日。脉 口动。喘而短(一作弦)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热病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 。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写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之内踝上横脉以止 之。热病七八日。脉微小。病溲血。口中干。日半死。脉代者。一日死。热病已得汗。脉尚 躁。喘且复热者死。热病七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热病脉尚盛 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又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 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 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 者 或曰。刺热病亦有异乎。 或曰。寒热瘰 在颈腋者。何气使然。 经曰。此皆鼠 寒热之毒瓦斯。留于脉而不去也。鼠 之本。皆在于藏。其末上出于颈腋 之间。 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已。若反其目视之 。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 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或曰。痈疽何以治之。 经曰。痈疽之生。脓血之成。积微之所生也。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者 。脓 已成脓血者。其惟砭石铍锋之所取也。所谓多害者。观逆顺也。其白眼青。黑眼小。一逆。 内药而呕。二逆。腹痛渴甚。三逆。肩项不便。四逆。音嘶色脱。五逆。除此五者。顺矣。 或曰。水肿之病。宜刺乎。 经曰。经脉满则络脉溢。络脉溢则缪刺之。以调其络脉。使复其形而不肿。缪刺者。不 分隧 。脉微弱者。今亦往往而缪刺之。祸不旋踵。盖不审经言。脉络满溢。宜缪刺之理也。 或曰。人有肥瘦白黑小长。刺法同乎否乎。 经曰。年质壮大者。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婴儿者。其 肉脆 色 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壮士真骨 者。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 。刺此者。浅而疾之。常人者。视其黑白。各为调之。其端正敦浓者。血气调和。刺此者。 无失常数也。 或曰。匹夫大人。刺法同乎。 经曰。气滑则出疾。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浊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 浅则 。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凡刺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 以秋冬之齐。刺瘦人以春夏之齐。 经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气贲响。风 寒客 者内热。刺布衣者以火淬之。刺大人以药熨之。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起步 内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所谓内热也。 或曰。三虚三实者。何谓也。 经曰。三虚者。乘年之衰。逢月之虚。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 三 或曰。人身有四海。何也。 经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 大杼 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 息面赤。不足。则气少不足以 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不足。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 谷之海有余。则腹满。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不足。则 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治此者。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 者得复。逆者必败。 或曰。诸家言某穴主某病。其说亦可从乎。 曰。治病无定穴也。邪客于人。与正周流上下。或在气分。或在血分。无有定止。故喻 用针 守某穴主某病之说。执中无权。按谱施治。譬之狂潦泛溢。欲塞下流而获安者。亦偶然耳。 夫病变无穷。灸刺之法亦无穷。或在上。下取之。或在下。上取之。或正取之。或直取之。 审经与络。分血与气。病随经所在。穴随经而取。庶得随机应变之理。岂可执以某穴主某病 哉。或曰。此固然矣。但学人望洋无下手处。曰。譬犹匠者。教人以规矩。取方圆也。规矩 之法在师。方圆之法则在子弟。夫圣人之于针。非经络孔穴。无以教后学。后学非经络孔 穴 守神。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中。此之谓也。 或曰。八穴治病。多有效者。何如。 曰。人身正经十二。奇经有八。大络十五。小络三百余。皆所以行气血也。圣人取穴。 三百 不知。孔穴不可不认。不知经络。无以知血气往来。不知孔穴。无以知邪气所在。知而用 。用而的。病乃可安。今之用八穴者。络穴六。经穴二。余络余经。置而不用。速求巧捷。 遂悖圣经。又有六十六穴。拘于日时开阖。用之犹未周备。而况拘于八穴者乎。盖八穴病在 气分。则有可劫之功。若在血分。徒损元气。病何由安。正是血病而泻气也。邪在血分。则 直求病之所在。而取之可也。今人泥而不用。良可笑耶。 或曰。膻中、鸠尾、中庭。人亦有针之者。宁无禁乎。 曰。心为一身之主。至贵不可犯。膻中、鸠尾、巨阙。心之宫城也。心主虚怯。不能主 事。 狂者有之。用针之士。多于膻中、鸠尾、中庭针之。亦犹伊芳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孺子。事 有差误。则将倾覆社稷。荼毒生灵。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夫针三穴亦然。犯真心。死不可 救。必须自揣己才。果有如伊芳周之能。可以扶危持颠。方能保心于无危也。 或曰。针三阴交。主何病也。 曰。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太阴脾经循内踝上直行。厥阴循内踝前交入太阴之后。少阴 肾经 非危疾急证。与三阴俱有干者。不可轻刺。脾肾气常不足。肝虽有余。亦是宿血之藏。误刺 则脱人元气。不可不慎。 或曰。伤寒刺期门穴者。何如。 曰。十二经始于手太阴之云门。以次而传。终于足厥阴之期门。期门者。肝之募也。伤 寒过经 胁下肥气。凡是木郁诸疾。莫不刺之。以其肝主病也。经云。穴直乳下两肋端。又曰。在不 容旁一寸五分。古人说得甚明。今人不解用也。 或曰。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何谓也。 经曰。中心。一日死。中肝。五日死。中脾。十日死。中肾。六日死。中肺。三日死。 中胆 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为盲。刺头。 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 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 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鱼腹内陷为肿。无刺大醉。无刺大 怒。无刺大劳。无刺大渴。无刺大惊。无刺大饥人。无刺新饱人。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 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聋。刺膝膑出液为跛。刺臂太阴脉。出血立死。刺足少阴脉。重 虚 遗溺。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少腹满。刺 肠内陷。为肿。刺 眶上陷骨中脉。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又曰。无刺浑浑之脉。 之热。漉漉之汗。 如大风大雨。严寒盛暑。卑湿烦燥。便黑吐血。暴然失听。失明失意。失神失便溺。及七情五伤 。皆不可刺。乘车马远来。亦候血气定。然后刺之。机按。今医但问某病。便针某穴。求其如经 所言。不犯针禁。不夭人寿者。几 问曰。针刺失宜。亦能杀人否乎。 经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 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迎而夺之而已矣。迎之五里 。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藏之气尽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输矣。(气之息道。一呼 一吸为一至。故此云五里者。五至而已。过其数。藏气尽。更过其数。极其输矣。五往者。 五至已往。则六至七至也。)所谓夺其天气者也。非能绝其命而倾其寿乎。又曰。窥门而刺 之者。死于家中。入门而刺之。死于堂上。(机按。胃经固多气血。若写之太过。则夭寿矣 。夫以多气多血之经。尚戒写之太过。余经可轻写乎。) 或曰。针灸宜避天忌日。何也。 经曰。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子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己卯。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 巳。 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六腑膈下三脏应四季中州。其日戊巳。 大禁太乙所在日。(即前所云)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所主左右上下。身有痈肿欲治 之。无以其所值之日溃治之。是谓天忌日也。又曰。春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夏 三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秋三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冬三月。人气在左。 无刺左足之阴。 或曰。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何谓也。 曰。荣为阴。行于脉中。卫为阳。行于脉外。各有浅深。故针阳必卧针之。以阳气轻浮 。过 或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何谓也 曰。此谓刺浅。不至所当刺之处也。如病在骨。当刺至骨。但针至筋而去。则伤筋矣。 或曰。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何谓也。 曰。此戒过分太深也。如病在皮中。针至皮中而止。无令深入伤肉也。 或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何谓也。 经曰。春气在毛。夏气在皮。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浅深之应也。是知春夏之气。 浮而 。欲其无不及也。经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此之谓也。 或曰。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何谓也。 难经曰。致。取也。春夏气温。必致一阴者。春夏养阳之义也。初下针则沉之至肾肝之 部。 之义也。初内针浅而浮之当心肺之部。候其得气。推针纳之达肾肝之分。所谓致一阳也。此 则古人特推其理。有如此耳。凡用针补写。自有所宜。初不必以是相拘也。 或曰。针家亦诊脉否。 经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言脉 口气 。重竭必死。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言脉口气外绝不至)用针者。 反实其内。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其 死也。阴气有余故躁。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机按。此言工不诊脉 。妄行针刺。故不免于绝气危生。) 经曰。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也。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 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是谓平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 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而阴竭。写阴则阳脱。如此亦弗灸。可将以甘药。不已者 。因而写之。则五脏气坏矣。又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 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 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 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痒。代则乍甚乍间。盛则 写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见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 察其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寸口大。平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 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 。(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痒。代则乍痛乍吐。盛则写之 。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移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血结于中 。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 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脏腑之病也。人迎与太阴脉口俱四倍以上。命 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人迎一盛。写足阳明。补足厥阴。二写一补。日一取之。人迎 二盛。写足太阳。补足太阴。二写一补。二日一取之。人迎三盛。写足阳明。补足太阴。二 写 少阴。补足太阳。二补一写。二日一取之。脉口三盛。写足太阴。补足阳明。二补一写。日二 取之。所以日二取之。太阴主胃。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以上补写。皆必切而验之。 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 。气 察脉盛衰。以知病在何经。乃可随病以施针刺也。苟不诊视。则经脉之虚实。补写之多寡。 病症之死生。懵然皆无所知矣。于此而妄施针灸。宁免粗工之诮哉。故集见于此。俾后之 针士。必先以诊视为务也。) 经曰。脉之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者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 气盛 热。大者。微写其气。无出其血。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写阳气而去其热。涩者。必中 其脉。顺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 。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 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经曰。凡刺之属。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 已补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写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写其阳而和之。三 脉动于足大指之间。(三脉盛虚和也)必审其实虚。虚而写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 刺 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写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 独出其邪气。久病者。邪气深入。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 。刺道毕矣。(机按。此节不惟详于刺法。而亦详于诊法。但诊则以指行间动脉也。脉实而 疾。则深刺以写。脉虚而徐。则浅刺以补。邪气脉来。紧而疾。谷气脉来。徐而和。学人于 此而察识之。则临病施针。庶免妄治之失矣。) 经曰。必先明知十二经络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 。虚 办。飧泄。脉小。手足寒难已。手足温而易已。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 矣。(机按。今之针士。多不诊脉。未免有误刺害论焉。) 或曰。针家亦察色否。 经曰。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痹。故目赤色 。病 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 疸也。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耳间青脉起者 。 亦十无一二也。故集次灵枢察色数条于此。后之学人。扩而充之。庶几如经所谓能合色脉。 可以万全者矣。) 或曰。经云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 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又云。五脏有六 腑。六腑有十二原者。何谓也。 曰。井譬如谷。井。泉源之所出也。经穴之气所生。则自井始。而溜荥注俞。过经入合。 (合 乙。阴木也。乙与庚合。故阳井属庚金。庚。阳金也。阴木柔。阳金刚。刚柔相配。夫妇之道 。则有父子之相生。是以肝木大敦阴井。木生阴荥行间火。火生阴俞太冲土。土生阴经中封 金。金生阴合曲泉水。心之少冲井木。少府荥火。神门俞土。灵道经金。少海合水。脾之隐 白井木。大都荥火。太白俞土。商丘经金。阴陵泉合水。 肺之少商井木。鱼际荥火。太渊 俞土。经渠经金。尺泽合水。 肾之涌泉井木。然谷荥火。太溪俞土。复溜经金。阴谷合水 。心包之中冲井木。劳宫荥火。大陵俞土。间使经金。曲泽合水。此阴经之穴。以次而相 生也。 胆之窍阴阳井。金生阳荥侠溪水。水生阳俞临泣木。木生阳经阳辅火。火生阳合阳 陵泉土。 小肠少泽井金。前谷荥水。后溪俞木。阳谷经土。小海合火。 胃之厉兑井金。 内庭荥水。陷谷俞木。解溪经火。三里合土。 大肠之商阳井金。二间荥水。三间俞木。阳 溪经火。曲池合土。 膀胱之至阴井金。通谷荥水。束骨俞木。昆仑经火。委中合土。 三 焦之关冲井金。液门荥水。中渚俞木。支沟经火。天井合土。此阳经之穴。以次而相生也。 六腑又有原者。经曰。以三焦行于诸阳。故又置一俞。而名曰原。五脏则以俞为原。 肺俞 太渊。心俞大陵。肝俞太冲。脾俞太白。肾俞太溪是也。 膀胱俞束骨。过于京骨为原。胆俞 临泣。过于丘墟为原。胃俞陷谷。过于冲阳为原。三焦俞中渚。过于阳池为原。小肠俞后溪 过于腕骨为原。大肠俞三间。过于合谷为原。盖五脏阴经。止以俞为原。六腑阳经。既有俞 。仍别有原也。脏之俞。腑之原。皆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病也。 名之曰原。以脐下肾间动气。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三焦则为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上中 下之三气。经历于脏腑也。故曰。下焦禀真元之气。即原气也。 经曰。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言井荥俞经合。手不过肘。足 不过膝。)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 节气味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明知 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或曰。五脏募皆在阴。俞皆在阳。何谓也。 难经曰。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募在阴。俞在阳。募与俞。五脏孔穴之总名也。在腹 为阴 中府。心募巨阙。脾募章门。肝募期门。肾募京门。俞在背者。肺俞在背第三椎下。心俞在第 五椎下。肝俞在第九椎下。脾俞在十一椎下。肾俞在十四椎下。皆侠脊两旁各一寸五分。阴 病行阳。阳病行阴者。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所以阴病有时而行阳。 阳病有时而行阴也。针法曰。从阳引阴。从阴引阳。 或曰。六腑各有俞。(背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饮食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针 治奈何。 经曰。五脏有俞。(井荥俞经合之俞)六腑有合。(六腑合穴)各有所发。各随其过。(经 脉所经过处)则病瘳矣。 或曰。灵枢难经以大陵为心之原。而又别以兑骨为少阴之原。诸家针灸书。并以大陵为 手厥阴心主之俞。以神门在掌后兑骨之端者。为心经所注之俞。似此不同者。何也。 灵枢七十一篇曰。少阴无俞。心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 后兑 冲。溜于劳宫。注于大陵。行于行间。入于曲泽。手少阴也。(按中冲以下。并手心主经俞 。灵枢直指为手少阴。而手少阴经俞。不别载也。)素问缪刺篇曰。刺手心主少阴兑骨之端 。各一 。又气穴篇曰。藏俞五十穴。(王注)五脏俞惟有心包络井俞之穴。而亦无心经井俞 穴。又七十九难曰。假令心病。写手心主俞。补手心主井。详此前后各经文义。则知手少阴 与手心主同治也。 或曰。井荥俞经合。主何病也。 曰。六十八难注云。心下满。肝木病也。足厥阴之支。从肝贯膈。上注肺。故井主心下 满也。荥主身热。心火病也。俞主体重节痛。脾土病也。经主喘咳寒热。肺金病也。合主逆 气而泄。肾水病也。此举五脏之病。各一端为例。余病可以类推而互举也。不言六腑者。举 藏足以该之。 或曰。诸经之井。皆在手指足趾梢。肌肉浅薄之处。不足使为补写也。刺之奈何。 经曰。设当刺井者。只写其荥。以井为木。荥为火。火者。木之子也。此专为写井者言 也。 则病危。可不谨哉。 或曰。经以井荥俞经。各系于四时。何谓也。 经曰。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 肺。冬刺合者。邪在肾也。 或曰。南唐何若愚谓三焦是阳气之父。心包络是阴气之母。二经尊重。不系五行所摄。主 受纳 。注于三焦。遇阴干合处。注于包络。此二经亦各注井荥俞经合五穴也。阳干注腑。阴干注 脏。如甲日甲戌时。胆气初出为井。然甲与己合。己巳时。脾出血为井。又如乙日乙酉时。肝 出 后脉内。阴日。血先脉外。气后脉内。交贯而行。甲戌时。至甲申为阳干合处。己巳时。至 己卯为阴干合处。余经日辰皆根据此推。阳日阳时。则阳经穴开。病在阳经。宜俟阳经穴开针 之 肠前谷。(荥火)戌寅时。注于胃陷谷。(俞土)并过本原丘墟。庚辰时。经于大肠阳溪。(经 金)壬午时。入于膀胱委中。(合水)此五腑井荥俞经合穴开时也。至甲申时。气纳三焦之关 冲(井)液门(荥)中渚(俞)阳池(原)支沟(经)天井(合)穴亦开焉。 肝属足厥阴乙木。故乙日 乙酉时。肝引血出大敦。(井木)丁亥时。流于心之少府。(荥火)己丑时。注于脾之太白。( 俞土)辛卯时。经于肺之经渠(经金)癸巳时。入于肾之阴谷。(合水)此五脏井荥俞经合穴开时 也。 太阳阳火。故丙日丙申时。小肠引气出少泽。(井火)戊戌时。流于胃内庭。(荥土)庚子时。 注于大肠三间。(俞金)过本原腕骨。壬寅时。经膀胱昆仑。(经水)甲辰时。入胆腕骨。(合 木)丙午时。气纳三焦。 心属手少阴阴火。故丁日丁未时。心引血行少冲。(井火)乙酉时。 流于脾大都。(荥土)辛亥时。注于肺太渊。(俞金)癸丑时。经于肾复溜。(经水)乙卯时。入 于肝曲泉。(合木)丁巳时。血纳包络。 胃属足阳明阳土。故戊日戊午时。胃引气出厉兑。 (井土)庚辰时。流于大肠二间。(荥金)壬戌时。注于膀胱束骨。(俞水)并过本原冲阳。甲子 时。经于胆阳辅。(经水)丙寅时。入于小肠少海。(合火)戊辰时。气纳三焦。 脾属足太阴 阴土。故己日己巳时。脾引血行隐白。(井土)辛未时。流于肺鱼际。(荥金)癸酉时。注于肾 太溪。(俞水)乙亥时。经于肝中封。(经木)丁丑时。入于心少海。(合火)己卯时。血纳包络 。大肠属手阳明阳金。故庚日庚辰时。大肠引血出商阳。(井金)壬午时。流于膀胱通谷。 (荥水)甲申时。注于胆临泣。(俞木)丙戌时。经于小肠阳谷。(经火)戊子时。入于胃三里。 (合土)庚寅时。气纳三焦。 肺属手太阴阴金。故辛日辛卯时。肺引血行少商。(井金)癸巳 时。流于肾然谷。(荥水)乙未时。注于肝太冲。(俞木)丁酉时。经于心灵道。(经火)己亥时 。入于脾阴陵泉。(合土)辛丑时。血纳包络。 膀胱属足太阳阳水。故壬日壬寅时。膀胱引 气出至阴。(井水)甲辰时。流于胆侠溪。(荥木)丙午时。注于小肠后溪。(俞火)并过本原京骨 。 少阴阴水。故癸日癸亥时。肾引血出涌泉。(井水)乙丑时。流于肝行间。(荥木)丁卯时。注 于心神门。(俞火)己巳时。经于脾商丘。(经土)辛未时。入于肺尺泽。(合金)癸亥时。血纳 包络。 三焦属手少阳。壬子时。三焦出关冲。(井金)甲寅时。流于液门。(荥水)丙辰时。 注于中渚。(俞木)并过本原阳池。戊午时。经于支沟。(经火)庚申时。入于天井。(合土) 心主包络属手厥阴。癸丑时。包络出中冲。(井木)乙卯时。流于劳宫。(荥火)丁巳时。注于 太溪。(俞土)己未时。经于间使。(经金)辛酉时。入于曲泽。(合水)何公此法刊布。古今名 曰子午流注。盖谓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于经亦有据乎。 曰。此皆臆说。素难不载。不惟悖其经旨。而所说亦自相矛盾者多矣。彼谓阳日阳时阳 经 。而谓丙小肠前谷荥穴开。其与阳日阳时之说。合乎否乎。经曰。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 而入 则乱气不生。四时之气所在。如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之类。 故曰。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亦因四时之气所在而刺之也。又曰。 谨候其时。病可与期。盖言谨候其气之所在之时而刺之。是谓逢时。如病在三阳。必候其气 在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三阴。必候其气在于阴分而刺之。故古人刺法。惟以气之所在之处。 穴俞为开。气之不在之处。穴俞为阖并无所谓阳日阳时阳穴开。阴日阴时阴穴开之说。又尝 考之经曰。补写以时。与气开阖相合者。气当时刻谓之开。已过未至谓之阖。盖邪来朝应之 时。如波陇起。察其在何穴分。即于此时而刺之。谓之开。若根据何公某穴某时某穴开。宜刺 某穴。或遇邪至所定时穴刺之固宜。或邪已过未至。亦根据其所定时穴刺之。宁不反增其病耶 。经曰。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在。反之则生乱气。此之谓也。经曰。阴井木。阳井金。阴 荥火。阳荥水。阴经土。阳经木。阴俞金。阳俞火。阴合水。阳合土。今何公尽变其法。皆 以十干配之十经。取干旺日时而注井荥俞经合。故甲日甲时取属甲胆。而甲胆阳井之金。亦 根据日干而变为木。小肠前谷荥水。亦根据日干而变为火。然三焦包络。又根据难经而无所变。颠 倒错乱如此。与经合乎否乎。周身十二经。各有井荥俞经合。其所主病。亦各不同。假如病 在肝。宜针肝之荥穴行间。乃曰乙日肝之荥穴不属行间。而属心之荥穴少府。舍肝之荥而 针心之荥。是谓乱经。病可去乎。不可去乎。又谓阳日气先血后。阴日气后血先。此亦不通 之论。就以彼之所言。证之彼云。甲与己合。己日己巳时。脾引血出。甲戌时。胆引气行 。固合阴日血先气后说矣。然甲日己巳时居前。而脾亦可引血先出。甲戌时居后。而胆亦可 引气后行。如此。则阳日血亦可先。气亦可后矣。何其言之不审耶。机按。经曰荣者水谷之 精气。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以次相传。至足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入于脉。与息数 呼吸应。此经脉行度终始也。荣气一周于身。外至身体四肢。内至五脏六腑。无不周遍。故 其五十周无阴阳昼夜之殊。与卫气之行不同。卫者。水谷之悍气。出于上焦。行于脉外。温 分肉。充皮肤。司开阖。不与脉同行。不与息数同应。昼但周阳于身体四肢之外。不能入五 脏六腑之内。夜但周阴于五脏六腑之内。不能出身体四肢之外。故必五十周。至平旦方与荣 大会于肺手太阴也。荣卫之行。各有常度如此。而谓阳日气先血后。阴日气后血先。不自知 其乱经旨也大矣。岂可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哉。(难经言。荣气之行。常与卫气相随上 下。由息而动。巢元方谓气行则血行。气住则血住。似皆未达荣卫异行之旨也。) 或曰。指微赋言。养子时刻注穴者。谓逐时干旺气。注脏腑井荥之法也。每一时辰相生 养子 出窍阴穴为井。(木气)流至小肠为荥。(火气)过前谷穴。注至胃为俞。(土气)过陷谷穴并过 本原丘墟穴。行至大肠为经。(金气)过阳溪穴。入于膀胱为合。(水气)入委中穴而终。是甲 戌时。木火土金水相生。五度一时辰。流注五穴毕也。与七韵中所说。亦相通否。 曰。荣卫昼夜各五十度周于身。皆有常度。无太过。无不及。此平人也。为邪所中。则 或速 时。胆出窍阴。丙子时。流于小肠前谷。戊寅时。流于胃合谷。并过本原丘墟。庚辰时。行 于大肠阳溪。壬午时。入于膀胱委中。再遇甲申时。注于三焦。六穴带本原。共十二穴。是一 日一夜。气但周于此数穴也。且五脏五腑十经。井荥俞经合。每一穴占一时。独三焦六穴占 一时。包络五穴占一时。而赋乃言甲戌一时。木火土金水相生。五度一时。流注五穴毕。与 韵中所语大不相合。赋与韵出于一人。何其言之 牾若是。不知不善于措辞耶。不知赋韵两 不相通耶。赋注又言。昼夜十二时。血气行过六十俞穴。考其针刺定时昼夜周环六十首图。 乃知一时辰相生养子五度之说矣。假如甲日甲戌时。甲。阳木也。故胆始窍阴木。木生前谷 火。火生陷谷土。过丘墟原。土生阳溪金。金生委中水。再遇甲申时。注于三焦关冲、液门 、中渚、阳池、支沟、天井六穴。不特甲戌时为然。一日之中。凡遇甲时。皆如甲戌时所注 之穴也。又如乙日乙酉时。乙。阴木也。故肝始大敦木。木生少府火。火生太白土。土生经 渠金。金生阴陵水。再遇乙未时。注于包络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五穴。不特乙日 乙酉时为然。一日之中。凡遇乙时。皆如乙酉时所注之穴也。所注皆在本日本时本经。注于 井穴。以后时辰。不注井穴。以前时辰。如癸日癸亥时。主肾注于井。次至甲子时。胆经所 注。一如甲日甲戌时所注之穴也。次至乙丑时。肝经所注。一如乙日乙酉时所注之穴也。次 至丙寅时。小肠所注。一如丙日丙申时所注之穴也。举此为例。余可类推。此所谓昼夜十二 时。 犹豫而不决也。虽然。二说俱与素难不合。无用其法。犹辨论之不置者。将使读者不待思索 。一览即解其意矣。 问曰。保命全角论所言刺法。古圣传心之要典也。今之针士。略无一言以及之。何耶。 曰。古语微奥。必须沉潜玩味。乃能深契。今人喜简厌繁。但求熟于歌赋。其于圣经。视 为虚 。必先治神。(专其精神。不妄动乱。刺之真要。其在兹乎。)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 针。(先定五脏之脉。备循九候之诊。而有太过不及者。然后乃存意于用针之法。)众脉不见 。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众脉谓七诊之脉。众凶谓五脏相乘。外内相得。言形 气相得也。无以形先。言不以己形之盛衰寒温。料病患之形气。使同于己。)可玩往来 。乃施于人。(玩谓玩弄。言精熟也。经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此其类也。)人有虚实。 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 。(人之虚实。非其远近而有之。盖由气血一时 之盈缩耳。然其未发。则如云垂而视之可久。至其发也。则如电灭而指所不及。迟速之殊。 有如此矣。○ 。音舜。太素作 。)手动若务。针耀而匀。(手动用针。心如专务于一事。 针耀而匀。谓针形圆净。上下匀平也。)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冥冥 。言血气变化之不可见也。故静意视息。以义斟酌。观所调适经脉之变易耳。虽且针下用 意精微。而测量之。犹不知变易形容谁为其象也。○新校正云。观其冥冥者。形容荣卫之不 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 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其冥冥。)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乌乌叹其 气至。稷稷嗟其已应。言所针之得失。如从空中见飞鸟之往来。岂复知其所使之元主耶。是 但见经脉盈虚而为信。亦不知其谁之所召遣耳。)伏如横弩。起如发机。(血气之未应。针则 伏如横弩之安静。其应针也。则起如机发之迅疾。)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言血气 既伏如横弩。起如发机。然其虚实。岂留呼而可为准定耶。虚实之形。何如而约之。)岐伯 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言要以气至有效而为约。不必守息数 而为定法。)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勿更改也。无变法而失经气也。)深浅在志。远近若 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深浅在志。知病之内外也。远近如一。深浅其 候等也。如临深渊。不敢堕也。手如握虎。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静志观病患无左右视 也。) 问曰。灵枢第一篇。针之大经大法。不可不读也。其中义有不可晓者。奈何。 曰。此上古之书。传写已久。其中多有缺误。但当通其所可通。缺其所可疑也。岐伯曰。 小针 。(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写也。)神乎神。客在门。(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正气客 。邪气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先知邪正。何经之疾。然后乃 知所取之处也。)刺之微。在速迟。(徐疾之意也)粗守关。(守四肢而不知血气邪正之往来也 )上守机。(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知气之虚实。用针之疾徐也。)空中之机。清静 而 也)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言气易失也)不知机道。叩之不发。(言不知补写之意。血气 已尽。邪气不下也。)知其往来。(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知气之可取之时也)粗之 暗乎。(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妙哉。工独有之。(尽知针意也)往者为逆。(言气之虚小。 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言知所取之 处也)迎而夺之。(写也)恶得无虚。追而济之。(补也)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虚 则实之。(言气口虚而当补也)满则写之。(言气口盛而当写也○针解曰。气虚则实之者。针 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写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亦寒也。)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邪 胜则虚之。(言诸经有盛者。皆写其邪也。○针解曰。出针勿按穴。俞且开。故得经虚。邪 气发泄也。)徐而疾则实。(言徐内而疾出也。○针解曰。徐出。谓得经气已久。乃出之疾。 按谓针出穴已疾。速按之。则真气不泄。经脉气全。故实。)疾而徐则虚。(言疾内而徐出 也。○针解曰。疾出。谓针入穴已至于经脉。则疾出之。徐按。谓针出穴已徐缓。按之则邪 气得泄。精气复间。故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针 解曰。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寒温谓经脉阴阳之气。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言其 冥昧不可即而知也。不可即知。故若无。慧然神悟。故若有也。)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言 气之虚实。补写之先后也。察其气之以下与常存也。)为虚与实。(针解曰。为虚与实者。工 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言补则秘然若有得。写则恍然若有失也。○针解曰。若得失者。离 其法也。妄为补写。离乱大经。误补实者。转令若得。误写虚者。转令若失也。○难经曰。 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气来实牢濡虚。以随济迎夺而为得 失也。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谓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言虚与实。若得若失。谓补者秘然 。若有得也。写者恍然。若有失也。得失有无。义实相同。故交举而互言之。)虚实之要。 九针最妙。(针解曰。为其各有所宜也。热在头身。宜 针。肉分气满。宜员针。脉气虚少 。宜 针。写热出血。发泄痼病。宜锋针。破痈肿。出脓血。宜铍针。调阴阳。去暴痹。宜 利员针。刺治经络中痛痹。宜毫针。痹深居骨解腰脊节凑之间者。宜长针。虚风舍于骨解皮 肤之间者。宜大针。此谓各有所宜也。)补写之时。(与气开阖相合也。气当时刻谓之开。已 过未至谓之阖)以针为之。(九针各不同形。长短锋颖不等。或补或写。宜随其疗而用之也。 ○机按。此节示人当知圆机活法。不可守经无权。与夫邪正之所当别。虚实之所当知。补写 之所当审。皆针家之要务。学人不可不熟读也。) 写曰必持纳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写。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 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 。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 。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 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输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机按。上节文义不相 蒙。恐有脱误。且针解篇亦置之不释。可见非错简则衍文。) 问曰。灵枢首篇。多有脱误。既闻命矣。其中云。悬阳两卫。亦有义乎否乎。 曰。此节文义。亦不甚莹。今姑随文释义。以俟明哲正焉。悬者。悬远也。谓皮肤浮浅 之气 卫之阴。故曰两卫。总而言之。悬阳两卫。同一气也。分而言之。皮肤者为悬阳。肌肉者为卫 之 者。筋骨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