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诊宗三昧 书名:诊宗三昧 作者:张璐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89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中医宝典】下载中心 网址:http://zhongyibaodian.com/download/ 【中医宝典】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诊宗三昧》的问题和讨论请联系邮件 2867481452@qq.com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夫人身犹天地也。天地失和。则宇宙为殃。人身失和。则四体为病。所以主之者。在天地惟君。人身惟心。 故心为君主。君失其治。则宇宙灾困。心失其养。则四体疾 。其弭灾困。惟相之调和燮理。治疾 。亦惟医 之调和燮理。故曰。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然相失政则残民。医误治则残命。相之与医。岂易言哉。盖天地之 九州。人身为九窍。天地之九野。人身为九脏。又石为之骨。土为之肉。江河为血液。草木为毫发。道路为脉 络。风为气。雨为汗。雷为声。凡此则人身无不合于天地者。天地有灾。莫不载闻道路。人身有疾。莫不见诸 脉络。故治疾犹要于测脉也。予当治邑江城。署多奇疾。遘识张路玉先生。其察脉辨证。辅虚祛实。应如鼓桴。 因问之曰。人身脉络众多。取病何独决两腕。云。两寸为心肺之关隘。一身之所主。犹君相之都邑。 天下之总会。故天下灾无不肇于都邑。一身病无不形于两腕也。人之六脉。犹廷之六部。天下刑赏与罚。莫不 由此。然其昂藏磊落。风论卓绝。迥越常识。其能运天时于指掌。决生死于须臾。又非泛泛可及知。无经天纬 地之才者。不可与言医也。以之为良相。又谁曰不可。后以脉学一书索序。曰诊宗三昧。予虽不知医。观其论 天地阴阳之常变。山川草木之脉理。灵机独发。无不贯通造化。予所云为良相。信然。时因取召赴都。碌碌未 遑诺就。今于职务瘁劳。嗽疾复生。思良医不可得。因述数语。邮寄以志仰云。 \x康熙己巳即墨通家弟郭 撰\x <目录> <篇名>宗旨 属性:石顽老人跌坐绳床,有弟子进问医学宗旨,老人怃然叹曰;崇古圣人立一善政。后世辄增一害民之事。只今伪君 子之风。良由文本。夭生民之患。咎始神丹,吾尝纵观万类。无物不有成败之机。人禀造化之灵。不能超乎万类。 地水火风。常交战于一体。虽有志者。不无疾 之危。一有小剧。即从事于医药。往往贪生失生。深可 哀悯。逮如愚下无知。罔悟前车已覆之鉴。缘是不得正命者。日以继踵。若夫未达不敢尝者。自古及今。能 几人哉。当世之名于医者。有三种大病。一种藉世医之名。绝志圣学。株守家传。恣行削伐。罔顾本元。斯皆 未闻大道之故。一种弃儒业医。徒务博览。不卒师传。专事温补。极诋苦寒。斯皆不达权变之故,一种欺世 盗名,借口给之便佞,赖声气之交通。高车炫术,曲体趋时。日杀无辜。以充食客之肠。竭厥心力。以博妻孥 之笑,斯皆地狱种子。沉沦业识之故,此三种病。非药可除。吾今伏医王力。运六通智。开个教外别传。普 救夭札底微妙法门。汝等若有疑团。向前执问。但须迅扫胸中积染。向白地上从新点出个指下工夫。若能顿然 超悟。立正宗风。何虑不直接南阳先师一脉乎。 <目录> <篇名>医学 属性:或问医药之书。汗牛充栋。当以何者为先。答曰。医林著作日繁。葛藤益甚。而识见愈卑。总皆窃取狐涎。 搜罗剩语。从无片言发自己灵者。吾故曰。教外别传。不欲汝等堕诸坑堑也。近来留心斯道者。纷如泥沙。求其具夙根 者。卒不可得。是不得不稍借文本。以为接引之阶梯。但此夺权造化。负荷非轻。即有真心向道,以天下生民为己任者。 入门宗派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向后虽遇明师检点。头绪决不能清。头绪不清。审证必不能确。审证不确。下手亦无辣 气。安望其有转日回天之 乎。有志之士。务在先明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四经。为医门之正法眼藏。然皆义深辞简 ,质奥难明。读者不可随人作解。以障己之悟门。或遇不能透脱处。撞着银山铁壁相似。于挨拶不入处。忽地 顶门迸裂。自然洞若观火。然后看古人注释。却不仍其纰缪。直待胸中学识坚固。随意综览诸家。无往非受 其益。即如刘张李朱。世推四大家。观其立言之旨。各执一偏。河间之学。悉从岐伯病机十九条入首。故其立方 。一于治热。戴人专于拨乱除邪上起见。故汗吐下法。信手合辙。要知二子道行西北。地气使然之故。不可强也。 东垣志在培土以发育万物。故常从事乎升阳。丹溪全以清理形气为本。故独长于湿热。二子之道。虽皆行于东 南。然一当颠沛。一当安和。补泻升沉之理。不可不随时迁变也。在学识粗浅者。不能委悉其全。即当因材教 诲。指与个快捷方式工夫。 一般到家。惟脉学之言。自古至今。曾无一家可宗者。某不自揣。窃谓颇得其髓。惜不能力正习俗之讹。 咸归先圣一脉。是不能无愧于心。或云。夫子之道。昭乎日月。而尚有不辨明暗者。何也。曰。是某之机缘不 契。亦众生之机缘不契也。教乘所谓时节因缘。非可强也。吾闻佛法无边。能度一切有情。而不能化导无缘。 岂区区智力。能充 法界。使悉归心至教乎。今观游时师之门者。一皆羊质虎皮。问其所学。无非伪诀药性 等书。家弦户诵。不过如斯。今古相仍。莫知其谬。盖伪诀出自高阳生。昔戴起宗尝着刊误以辟其妄。而聋 之师。犹视以为资生至宝者。以其编成俚语。易于习诵也。药性赋不知出自何人。乃诬妄东垣所着。尤为发指。 吾愿祖龙有知。凡有二书处。请用从火。造福无涯矣。至于王氏脉经。杨(原误全)氏太素。多拾经语。溷厕 杂毒于中。偶一展卷。不无金屑入眼之憾。他如紫虚四诊。丹溪指掌。撄宁枢要。濒湖脉学。士材正眼等。 靡不称誉于时。要皆刻舟求剑。按图索骥之说。迨夫得心应手之妙。如风中鸟迹。水上月痕。苟非智能辨才, 乌能测识其微于一毫端上哉。只今诸方云集。向某问个脉法大义。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显示个头头 是道底活法悟门。不涉纤微陈迹。便可言下荐机。学人毋以余言为尚异也。要知冰即是水。别传之义。原不外 乎轩岐仲景祖祖相承之心印。但较当世所言七表八里之法。趋舍殊途。宗旨迥乎角立耳。 <目录> <篇名>色脉 属性:或问人身四肢百骸。脏腑经络诸病。皆取决于三部。究竟脉属何类。动是何气。而诊之之法。一如古圣所 言否。答言。脉本营气所主。为气血之源。故能出入脏腑。交通经络。行于肯綮之间。随气上下鼓动。其指下 发现之端。或清或浊。或小或大。或偏小偏大。虽言禀赋不同。实由性灵所发。非可一途而取。纵古圣曲为摩写形象 。以推阴阳寒热之机。然亦不过立法大义。明眼之士。贵在圆机活泼。比类而推。何难见垣一方人。盖脉之显 着虽微。而所关最钜。其受气在混沌未分之先。流行在胚胎方结之际。天地万物。靡不皆然。如璇玑玉衡。江 海潮汐。此天地脉运之常也。白虹贯日。洪水滔天。此天地脉络之病也。穷冬闪电。九夏雹冰。此天地气交之 乱也。天愁雨血。地震生毛。此天地非常之变也。至于夏暑冬寒。南暄北冽,乃天地阴阳之偏。人在气 交之中。脉象岂能无异。时值天地之变。诊切安得不殊。试观草木无心。其皮干茎叶,皆有脉络贯通。以行津 液。顽石无知。亦中怀脉理。以通山泽之气。适当亢 阴霖。严寒酷暑。则木石皆为变色。况于人乎。姑以 脉之常度言之。其始从中焦。循肺一经。而之三部。由中达外。为身中第一处动脉。较诸他处不同。古人虽有浮沉滑涩 等辨论之法。然究其源。有形之脉。乃水谷之精所布。禀乎地也。其鼓运之象。是无形 之气所激。禀乎天也。而交通天地之气。和合阴阳生生不息之机。此则禀乎气交也。况此气血之属。原不可以 方圆端倪。即如人之面目。虽五官无异。及细察之。千万人中。从未有一雷同者。经脉别论云。诊脉之道。观 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故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夫色者神气之所发。脉者血气 之所凭,是以能合色脉。万举万全。得其旨。则心目昭如日月。洵非下士可得而拟议焉。阴阳应象论言。善诊 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病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 寸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则不失矣。此即能合色脉。万举万全之互辞。然其所重。尤在适其性情。故诊不 知五过四失。终未免为粗工也。迩来病家亦有三般过差。一者匿其病情。令猜以验医之工拙。一者有隐蔽难言 之病。则巧为饰词。以瞒医师。一者未脉先告以故,使医溺于成说。略不加详。虽老成名宿。未免反费推敲。 多有自认错谬。喻之不省者。苟非默运内照。鲜不因误致误也。坐次一人问曰。夫子每云。能合色脉。万举万全。 设或深闺窈窕。密护屏帏。不能望见颜色。又当何如。曰。是何言之不聪也。尼父有云。举一隅。不以三隅 反。但须验其手腕色泽之苍白肥瘠。已见一斑。至若肌之滑涩。理之疏密。肉之坚软。筋之粗细。骨之大小。 爪之刚柔。指之肥瘦。掌之浓薄。尺之寒热。及乎动静之安危。气息之微盛。更合之以脉。参之以证。则气血 之虚实。情性之刚柔。形体之劳逸。服食之精粗。病苦之逆顺。皆了然心目矣。复问五色之应五脏。愚所共知。 余皆学人未谙。愿卒闻之。以启蒙昧。曰。某所谓色脉者。仓公五色诊也。乃玉机不刊之秘。知者绝罕。其间奥 妙。全在资禀色泽。以参脉证。如影随形。守一勿失。灵枢所谓粗守形上守神者。即此义也。夫神者色也。形 者质也。假令黄属脾胃。若黄而肥盛。胃中有痰湿也。黄而枯 。胃中有火也。黄而色淡。胃气本虚也。黄而色黯。津 液久耗也。黄为中 央之色。其虚实寒热之机。又当以饮食便溺消息之。色白属肺。白而淖泽。肺胃之充也。肥白而按之绵软。气 虚有痰也。白而消瘦。爪甲鲜赤。气虚有火也。白而夭然不泽。爪甲色淡。肺胃虚寒也。白而微青。或臂多青 脉。气虚不能统血也。若兼爪甲色青。则为阴寒之证矣。白为气虚之象。纵有失血发热。皆为虚火。断无实热 之理。苍黑属肝与肾。苍而理粗。筋骨劳 也。苍而枯槁。营血之涸也。黑而肥泽。骨髓之充也。黑而瘦削。 阴火内戕也。苍黑为下焦气旺。虽犯客寒。亦必蕴为邪热。绝无虚寒之候也。赤属心。主三焦。深赤色坚。素禀 多火也。赤而 坚。营血之充也。微赤而鲜。气虚有火也。赤而索泽。血虚火旺也。赤为火炎之色。只虑津枯 血竭。亦无虚寒之患。大抵火形人。从未有肥盛多湿者。即有痰嗽。亦燥气耳。若夫肌之滑涩。以征津液之盛 衰。理之疏密。以征营卫之强弱。肉之坚软。以征胃气之虚实。筋之粗细。以征肝血之充馁。骨之大小。以征 肾气之勇怯。爪之刚柔。以征胆液之淳清。指之肥瘦。以征经气之荣枯。掌之浓薄。以征脏气之丰歉。尺之寒 热。以征表里之阴阳。论疾诊尺云。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 少气。斯皆千古秘密。一旦豁然。询是临机应用。信手拈来。头头是道底第一义。稔须着眼。 <目录> <篇名>脉位 属性:或问古人以三部分别脏腑。而大小二肠之脉。或隶之于两寸。或隶之于两尺。未审孰是孰非。愿示一定之 理。以解学人之惑。答曰。皆是也。皆非也。似是而非者也。缘经无显论。所以拟议无凭。要知两手三部。 咸非脏腑定位。不过假道以行诸经之气耳。观灵枢经脉。虽各有起止。各有支别。而实一气相通。故特 借手太阴一经之动脉。以候五脏六腑十二经之有余不足。其经虽属于肺。实为胃气所主。以脏腑诸气。靡不本 之于胃也。五脏别论云。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 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 肺朝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营卫生会云。人食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 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即此三段经文。可以默识其微矣 。或言两手六部。既非脏腑脉位。何脉要精微论中有逐部推之之法耶。曰。此即所谓假道以行诸经之气耳。吴 草庐曰。医者以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脾脉。此肝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 两寸关尺。皆手太阴之一脉也。分其部位。以候他脏之气耳。脉行始于肺。终于肝。而复会于肺。肺为出气之 门户。故名气口。而为六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李濒湖曰。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特取以候五脏六腑之气 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即内经所指脏腑部位。乃是因五行之气而推。火旺于南。故心居左寸。木旺于东。 故肝居左关。金旺于西。故肺居右寸。土旺于中。而寄位西南。故脾胃居于右关。水旺于北。故居两尺。人面南。 司天地之化。则左尺为东北也。东北为天地始生之界。人在胎息之中。则两肾先生。以故肾曰先天。在五行则 天一生水。水性东行。膀胱为水注之器。肾司北方之令。又居下部。则其气化从此而推也宜矣。然肾本有二。 同居七节左右。右者独非肾乎。独不主精气乎。独不司闭蛰封藏之令乎。盖人身同乎造物。凡呼吸运动。禀 乎干健。脏腑躯壳。合于坤舆。以分野言。则肾当箕尾燕冀之界。其地风高土浓。水都潜行地中。结成煤火 。以司腐熟之权。 人应其气。则三焦之火。从此交通。况三焦鼎峙两肾之间。以应地运而右转。是虽右尺偏相火。为生人生物 之源。因有命门之 号。其实两肾皆有水火。原无分于彼此。以故岐伯于寸关二部。俱分左右。尺独不分者。一皆主乎肾也。肾为 先天一气之始。故首言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腹者。大小二肠在其中矣。膀胱亦在 其中矣。以经气言之。平居无病之时。则二肠之气。未尝不随经而之寸口也。以病脉言之。则二肠司传化之任 。病则气化不顺。而为留滞。又必验之于尺矣。曷观长沙论中。凡正阳明腑证。必尺中有力。方用承气。此非 尺里以候腹之一验乎。吾故曰。皆是也。皆非也。似是而非者也。盖尺外者。尺脉之前半部也。尺里者。尺脉 之后半部也。前以候阳。后以候阴。人身背为阳。肾附于背。故外以候肾。腹为阴。故里以候腹也。东方生木 。木应肝而藏于左。故借左关以候肝胆之气。土居中位而旺于四季。独以长夏湿土气蒸之时。为之正令。故经以 之分隶右关。所谓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膈者。膈膜之谓。中焦所主 。胆在中矣。中附上者。附尺之上而居于中。即关脉也。肝为阴中之阳脏。亦附近于背。故借左关之外以候肝。 内以候膈。右关之前以候胃。后以候脾。脾胃皆中州之官。以脏腑言。则胃为阳。脾为阴。故外以候胃。内以 候脾也。火生于木而应乎心。合乎脉。谓之牡脏。牡者阳也。左为阳。寸为阳中之阳。故宜候之左寸。金生 于土而应乎肺。与胃一气贯通。而主西方金气。故经以之候于右寸。所云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膻中者。心主之宫城。胞络之别名。胸中者。膈膜之上皆是也。上附上者。言上 而又上。则寸口也。五脏之位。惟肺最高。故右寸之前以候肺。后以候胸中。心为虚灵之脏。而为君主之火。 性喜上炎。又喜附木而燔。然其行令。皆属胞络。故左寸之前以候心。后以候膻中之气也。详本篇六部。但 言五脏。不及六腑。而独不遗其胃者。以经络五脏。皆禀气于胃。五脏之本也。脏气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胃气乃至 手太阴也。原夫两手六部。虽 皆肺经之一脉。而胃气实为之总司。足阳明一经。与诸经经经交贯。为后天气血之本源。即先天之气。亦必从 此而化。每见阴虚血耗之人。日服六味四物。不得阳生之力。则阴无由而长也。或问六部皆属肺经。皆主胃气 。以推脏腑之病。敬闻命矣。而灵枢十二经。独以人迎寸口言者。何也。曰。此辨别脏腑诸经之盛衰。及外内 诸邪之纲主也。夫寸口即是气口。又谓脉口。以配人迎。昔人所谓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即此脉也。复问其后诸经 之脉。又以三倍再倍一倍言者。此又何耶。曰。三阴三阳之谓也。逆其旨。则手足太阴谓之三阴。故盛者寸口 大三倍于人迎。手足少阴谓之二阴。故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手足厥阴谓之一阴。故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 在阳经则不然。其手足阳明谓之二阳。以二经所主津液最盛。故盛者人迎大三倍。手足太阳谓之三阳。以二经 所主津液差少。故盛者人迎只大再倍。手足少阳谓之一阳。以二经所主津液最少。故盛者人迎仅大一倍也。或 言人迎主表。气口主里。此言人迎主腑。气口主脏者。何也。盖人迎主表。气口主里。是主邪气而言。 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也。此言人迎主腑。气口主脏。是指经气而言。原未尝指腑脏也。以人 迎主在津血。津血灌注六腑。而偏丽于左。气口主在神气。神气钟于五脏。而偏丽于右。此阴阳血气流行之 道。以上下言之。则寸为阳。尺为阴。以左右言之。则人迎为阳。气口为阴。须知人之血气。与流水无异。 水性东行。若得风涌。即随之而逝。不可拘于南北也。人身经脉营运亦然。虽血喜归肝。气喜行脾。而有左右 之属。若得其火。即随之而上炎。得其风。则随之而外扰。变幻之机。靡所不至。岂复拘于部分哉。 <目录> <篇名>脉象 属性:或问人身脉位。既无一定之法。但以指下几微之象。推原 脏腑诸病。益切茫无畔岸。愿得显示至教。开我迷云。答曰∶汝等今日各从何来?或言某从西南平陆而来,或 言某由西北渡水而来,或言某于东南仄径遇师于不期之中。因谕之曰∶良由汝等识吾居处,得吾形神。故不拘 所从,皆可邂逅,否则 面错过矣。故欲识五脏诸病。须明五脏脉形。假如肝得乙木春升之令而生。其脉若草 木初生。指下软弱招招。故谓之弦,然必和滑而缓,是为胃气。为肝之平脉。若弦实而滑,如循长竿,弦多胃 少之脉也。若弦而急强。按之益劲。但弦无胃气也。加以发热。指下洪盛。则木槁火炎而自焚矣。所谓火 生于木,焚木者,原不出乎火也。若微弦而浮,或略带数,又为甲木之象矣。若弦脉见于人迎,肝气自旺也。 设反见于气口,又为土败木贼之兆。或左关虽弦,而指下小弱不振,是土衰木萎之象,法当培土荣木,设投伐肝 之剂,则脾土愈困矣。若弦见于一二部,或一手偏弦,犹为可治。若六脉皆弦,而少神气,为邪气混一不分之 兆。灵枢有云。人迎与寸口气大小等者,病难已。气者,脉气也,凡脉得纯脏之气。左右六部皆然者。俱不治也。或肝 病证剧 六部绝无弦脉,是脉不应病,亦不可治。举此以为诸脉之例,不独肝脏为然也。心属丙丁而应乎夏。其脉若火之燃薪。 指下累累。微曲而濡。故谓之钩。然必虚滑流利。是为胃气。为心之平脉。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钩多胃少之 脉也。若瞥瞥虚大。前曲后居。但钩无胃气也。若虚大浮洪。或微带数。又为丙火之象。故钩脉见于左寸。 包络之火自旺也。或并见于右寸。火乘金位之兆。设关之外微曲。又为中宫有物阻碍之兆也。脾为己土而应于 四季。虽禀中央湿土。常兼四气之化而生长万物。故其脉最和缓。指下纡徐而不疾不迟。故谓之缓。然于和缓之 中。又当求其软滑,是谓胃气。为脾之平脉。若缓弱无力。指下如循烂绵。缓多胃少之脉也。若缓而不能自还 。代阴无胃气也。若脉虽徐缓而按之盈实。是胃中宿滞蕴热。若缓而涩滞。指下模糊。按之不前。胃中寒食 固结。气道阻塞之故耳。若缓而加之以浮。又为风乘戊土之象矣。设或诸部皆缓。而关部独盛。中宫湿热也。 诸部皆缓。寸口独滑。膈上有痰气也。诸部皆缓。两尺独显弦状。岂非肝肾虚寒。不能生土之候乎。肺本辛 金而应秋气。虽主收敛。而合于皮毛。是以不能沉实。但得浮弱之象于皮毛间。指下轻虚。而重按不散。故 谓之毛。然必浮弱而滑。是为胃气。为肺之平脉。若但浮不滑。指下涩涩然如循鸡羽。毛多胃少之脉也。昔人 以浮涩而短。为肺脏平脉、意谓多气少血。脉不能滑。不知独受营气之先。营行脉中之第一关隘。若肺不伤燥 。必无短涩之理。即感秋燥之气。亦病肺耳。非肺气之本燥也。若浮而无力。按之如风吹毛。但毛无胃气也。加 以关尺细数。喘嗽失血。阴虚阳扰。虽神丹不能复图也。若毛而微涩。又为庚金气予不足之象矣。若诸部皆毛。 寸口独不毛者。阳虚浊阴用事。兼挟痰气于上也。诸部不毛。气口独毛者。胃虚不能纳食。及为泄泻之征也。肾 主癸水而应乎冬。脉得收藏之令。而见于筋骨之间。按之沉实,而举指流利。谓之曰石。然必沉濡而滑。是谓 胃气。乃肾之平脉。若指下形如引葛。按之益坚。石多胃少之脉也。若弦细而劲。如循刀刃。按之搏指。但石 无胃气也。若按之虽石。举之浮紧。又为太阳壬水受邪之象矣。若诸脉不石。左寸独石者。水气凌心之象。右 关独石者。沉寒伤胃之象也。可知五脉之中。必得缓滑之象。乃为胃气。方为平脉。则胃气之验。不独在于右 关也。况内经所言。四时之脉。亦不出乎弦钩毛石。是知五脏之气。不出五行。四时之气。亦不出于五行。故其 论脉。总不出五行之外也。但当察其五脉之中。偏少冲和之气,即是病脉。或反见他脏之脉,是本脏气衰,他 脏之气乘之也。每见医守六部之绳墨。以求脏腑之虚实者。是欲候其人。不识声形笑貌,但认其居处之地也。 若得其声形笑貌,虽遇之于殊方逆旅,暗室隔垣,未尝错认以为他人也。犹之此经之脉见于他部,未尝错认 以为他经之病也。 至于临病察脉,全在活法推求,如诊富贵人之脉,与贫贱者之脉,迥乎不侔。贵显之脉,常清虚流利,富浓之脉 常和滑有神。贱者之脉。常浊壅多滞,贫者之脉。常蹇涩少神,加以劳 则粗硬倍常。至若尝富贵而后贫贱, 则营卫枯槁,血气不调。脉必不能流利和滑。久按索然。且富贵之证治。与贫贱之证治。亦截然两途。富贵 之人。恒劳心肾。精血内戕。病脉多虚。总有表里客邪。不胜大汗大下。全以顾虑元气为主。略兼和营调胃足 矣。一切苦寒伤气。皆在切禁。贫贱之人。藜藿充肠。风霜切体。内外未尝温养。筋骸素惯疲劳。脏腑经脉。 一皆坚固。即有病苦忧劳。不能便伤神志。一以攻发为主。若参 桂附等药。咸非是辈所宜。惟尝贵后贱。尝 富后贫之人。素享丰腴。不安粗 。病则中气先郁。非但药之难应。参 或不能支。反增郁悒之患。在所必至。 非特富贵之脉证。与贫贱悬殊。即形体之肥瘠。亦是不同。肥盛之人,肌肉丰浓。胃气沉潜。纵受风寒。未得 即见表脉。但须辨其声音涕唾。便知有何客邪。设鼻塞声重。涕唾稠粘。风寒所伤也。若虽鼻塞声重。而屡咳 痰不即应。极力咯之。乃得一线粘痰。甚则咽 肿胀者。乃风热也。此是肥人外感第一关键。以肥人肌气充 盛。风邪急切难入。因其内多痰湿。故伤热最易。惟是酒客湿热。渐渍于肉理。风邪易伤者有之。否则形盛 气虚。色白肉松。肌腠不实之故。不可以此胶执也。瘦人肌肉浅薄。胃气外泄。即发热头痛。脉来浮数。多属 于火。但以头之时痛时止。热之忽重忽轻。又为阴虚火扰之候也。惟发热头痛。无间昼夜。不分重轻。人迎浮 盛者。方是外感之病。亦有表邪兼挟内火者。虽发热头痛。不分昼夜轻重。而烦渴躁扰。卧寐不宁。皆邪火烁 阴之候。虽宜辛凉发散。又当顾虑其阴。独形瘦气虚,颜白唇鲜。卫气不固者。最易伤风。却无内火之患矣。 矧吾江南之人。元气最薄。脉多不实。且偏属东方。木火最盛。治之稍过。不无热去寒起之虑。而膏粱之人。 豢养柔脆。调适尤难。故善治大江 以南病者。不难遍行宇内也。但要识其所禀之刚柔。情性之缓急耳。西北之人。惯拒风寒。素食煤火。外内坚固 。所以脉多沉实。一切表里诸邪。不伤则已。伤之必重。非大汗大下。峻用重剂。不能克应。滇粤之人。恒受 瘴热。惯食槟榔。表里疏豁。所以脉多微数。按之少实。纵有风寒。只宜清解。不得轻用发散。以表药性皆上 升横散。触动瘴气。发热漫无止期。不至津枯血竭不已也。经云。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 所谓同病异治也。是以他方之人。必问方隅水土。旁观者以为应酬套语。曷知其为察脉审证用药之大纲。故操 司命之权者。务宜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向生死机关下个竿头进步工夫。自然不落时人圈缋。当知医门学问。原无 深奥难明处。但得悉其要领。活法推求。便可一肩担荷。又何必搜罗百氏。博览群书。开凿寻文解义之端。 愈滋多歧之惑哉。 <目录> <篇名>经络 属性:或问奇经诸脉。何以异于十二经。而以奇字目之。答曰。夫十二经者。经脉之常度也。其源各从脏腑 而发。虽有枝别。其实一气贯通。曾无间断。其经皆直行上下。故谓之经。十五络者。经脉之联属也。其端各 从经脉而发。头绪散漫不一。非若经脉之如环无端也。以其斜行左右。遂名曰络。奇经为诸经之别贯。经经自为起 止。各司前后上下之阴阳血气。不主一脏一腑。随邪气之满溢而为病。故脉之发现诸部。皆乖戾不和。是古圣 以奇字称之。非若经气之常升。络气之常降也。所以者何。盖缘经起中焦。恒随营气下行极而上。故其诊在寸 。络起下焦。恒附营气上行极而下。故其诊在尺。虽经有明谕。而世罕究其旨者。通评虚实论云。经络皆实。寸 脉急而尺缓。言经中所受之邪。既随经而盛于上,络气虽实。当无下陷之邪。则尺部不为之热满矣。次云络气 不足。经气有余。脉口热满。尺部寒涩。有余则热满。 是指邪气而言。非经气之充实也。不足则寒涩。络气本虚之验也。又云。经虚络满者。尺部热满。脉口寒涩。 络满亦指邪气。以经中之邪陷于络。故尺部为之热满也。按金匮云。极寒伤经。极热伤络。盖经受寒邪而发热 。络受热邪。而传次溢入于奇经矣。然经络之脉。虽各有疆界。各有司属。各有交会。而实混然一区。全在大气鼓 运。营血灌注。方无偏胜竭绝之虞。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又言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 。是以十二经脉。各以分隶气血之所属也。其经络二字。方书中靡不并举。曷知络脉皆不离本经之部分。虽十 二经外别有阴络阳络脾之大络三种。而为病亦不殊本经之血气也。盖络脉之病。虽略亚于本经。然邪伏幽隐。 气难升散。不似经脉之循经上下。易于开发也。而奇经又为十二经之约束。若脏气安和。经脉调畅。八脉之 形。无从而见也。即经络受邪。不至满溢。与奇经亦无预也。惟是经络之邪热满。势必溢入于奇经。所以越人 有沟渠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之喻。试推伤寒之邪。皆从阳维而传次三阳。从阴维而传次三阴。未尝循十二经次第 也。或有脏气内结,邪气外溢。竟从奇经受病者有之。复问八脉之形象与病苦。可得闻乎。答曰。在经有也。吾 尝考诸经中。言冲脉直上直下而中央牢。病苦逆气里急。督脉直上直下而中央浮。病苦脊强。不得俯仰。任脉 横寸口边。丸丸紧细而长。病苦少腹切痛。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阳维尺外斜上至寸而浮。病苦寒热。 溶溶不能自收持。阴维尺内斜上至寸而沉。病苦心痛。怅然失志。阳跷寸口左右弹。浮而细绵绵。病苦阴缓而 阳急。阴跷尺内左右弹。沉而细绵绵。病苦阳缓而阴急。带脉中部左右弹而横滑。病苦腹痛。腰溶溶若坐水中。内经所 言奇经之脉象如是。凡遇五痫七疝。项痉背强。发歇不时。外内无定之证。刚劲不伦。殊异寻常之脉。便于奇 经中求之。或问奇经之奇字。昔人咸以奇偶之奇为训。未审孰是。因语之曰。读书须要自立主 见。切勿浮 地随人脚跟。设泥昔人奇偶之说。不当有阴阳维跷之配偶也。坐客皆举手称善。请着玉版。以 为奇恒之别鉴。 <目录> <篇名>师传三十二则 属性:或问诊切之法。何者为宗。答曰。诊切之法。心空为宗。得其旨。言下可了。不得其旨。虽遍读五车。转 增障碍。只如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是盲者过。非日月咎。客云。若尔则古人历陈某脉某病。凿凿诸例。 将有适于用乎。无适于用乎。答曰。大似向泥人祈祷。有时灵应。有时不灵应。客云。法法纰缪。安得涤除玄览。参五 色之诊乎。答曰。除却胸中落索。空空地向 己灵上究去。了得浮脉之义。便了得沉脉之义。触类旁通。诸脉皆了无余蕴矣。夫脉学人。大医王之心印。非大 智能。大辨才。难以语此。吾尝疾首生民。不闻炎黄之垂诲。永违仲景之至言。逮后唐处士千金方。直接长沙 一脉。又以立法险峻。不易跻攀。乃致造诣日卑。风斯日下。今我不惜广长。开陈圣教。为众生运无尽灯。譬诸 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无尽。庶不没宿昔先师垂诲。吾当逐一为汝陈之。 【浮】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不似虚脉之按之不振。芤脉之寻之中 空。濡脉之绵软无力也。浮为经络肌表之应。良由邪袭三阳经中。鼓搏脉气于外。所以应指浮满。在暴病得之 。皆为合脉。然必人迎浮盛。乃为确候。若气口反盛。又为痰气逆满之征。否则其人平素右手偏旺之故。有始 病不浮。病久而脉反浮者。此中气亏乏。不能内守。反见虚痞之兆。若浮而按之渐衰。不能无假象发见之虞。 伤寒以尺寸俱浮。为太阳受病。故凡浮脉主病。皆属于表。但须指下有力。即属有余客邪。其太阳本经风寒营 卫之辨。全以浮缓浮紧分别而为处治。其有寸关俱浮。尺中迟弱者。南阳谓之阳浮阴弱。营气不足。血少之故。 见太阳一经。咸以浮为本脉。一部。 不逮。虚实悬殊。亦有六脉浮迟。而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虽始病有热。可验太阳。其治与少阴之虚阳发露 不异。又有下后仍浮。或兼促兼弦兼紧兼数之类。总由表邪未尽。乃有结胸咽痛。胁急头疼之变端。详结胸 脏结及痞之证。皆为下早。表邪内陷所致。究其脉虽变异。必有一部见浮。死生虚实之机。 在关上沉细紧小之甚与不甚耳。惟阳明腑热攻脾。脉虽浮大。心下反硬者。急需下之。所谓从证不从脉也。其 在三阴。都无浮脉。惟阴尽复阳。厥愈足温而脉浮者。皆为愈证。故太阴例有手足温。身体重而脉浮者。少阴 例有阳微阴浮者。厥阴例有脉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者。须知阳病浮迟兼见里证。合从阴治。阴病脉浮。证显 阳回。合从阳治。几微消息。当不越于圣度也。近世陶尚文浮中沉三法。举世共推。虽卓立己见。究其所云。 不论脉之浮沉迟数。但以按之无力。重按全无者。便是阴证。曷知按之无力者。乃虚散之脉。与浮何预哉。逮 夫杂证之脉浮者。皆为风象。如类中风痱之脉浮。喘咳痞满之脉浮。烦瞑衄血之脉浮。风水皮水之脉浮。消瘅 便血之脉浮。泄泻脓血之脉浮。如上种种。或与证相符。或与证乖互。咸可治疗。虽内经有肠 下白沫。脉沉 则生。脉浮则死之例。然风木乘脾之证。初起多有浮脉。可用升散而愈者。当知阴病见阳脉者生。非若沉细虚 微之反见狂妄躁渴。难于图治也。 【沉】沉脉者。轻取不应。重按乃得。举指减小。更按益力。纵之不即应指。不似实脉之举指 。伏脉之 匿于筋下也;沉为脏腑筋骨之应。盖缘阳气式微。不能统运营气于表。脉显阴象而沉者。则按久愈微。若阳 气郁伏。不能浮应卫气于外。脉反伏匿而沉者。则按久不衰,阴阳寒热之机。在乎纤微之辨。伤寒以尺寸俱沉 为少阴受病。故于沉脉之中辨别阴阳。为第一关捩。若始病不发热。无头痛。而手足厥冷脉沉者。此直中阴经 之寒证也。若先曾发热头痛。烦扰不宁。至五七日后。而变手足厥 冷。躁不得寐而脉沉者。此厥深热深。阳邪陷阴之热证也。亦有始本阳邪。因汗下太过。而脉变沉迟。此 热去寒起之虚证也。有太阳证下早。胸膈痞硬。而关上小细沉紧者。此表邪内陷。阳分之结胸也。若能食自 利。乃阳邪下陷。阴分之脏结矣。有少阴病自利清水。口干腹胀。不大便而脉沉者。此热邪陷于少阴也。有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之。是少阴而兼太阳。即所谓两感也。此与病发热头痛。脉 反沉。身体痛。当温之。宜四逆汤之法。似是而实不同也。有寸关俱浮。而尺中沉迟者。此阳证夹阴之脉也。 若沉而实大数盛。动滑有力。皆为阳邪内伏。沉而迟细微弱。弦涩少力。皆属阴寒无疑。有冬时伏邪。发于春 夏。烦热躁渴。而反脉沉。足冷。此少阴无气。毒邪不能发出阳分。下虚死证也。凡伤寒温热。时疫感冒。得 汗后脉沉。皆为愈证。非阳病阴脉之比。有内外有热。而脉沉伏。不数不洪。指下涩小急疾。无论伤寒杂病。 发于何时。皆为伏热。不可以其脉之沉伏。而误认阴寒也。至如肠 自利而脉沉。寒疝积瘕而脉沉。历节痛痹 而脉沉。伏痰留饮而脉沉。石水正水而脉沉。胸腹结痛而脉沉。霍乱呕吐而脉沉。郁结气滞而脉沉。咸为应病 之脉。若反浮大虚涩。或虽沉而弦细坚疾。为胃气告匮。未可轻许以治也。 【迟】迟脉者。呼吸定息。不及四至。而举按皆迟。不似涩 脉之参伍不调。缓脉之去来徐缓也。迟为阳气不显。营气自和之象。故昔人皆以隶之虚寒。而人迎主寒湿外袭。 气口主积冷内滞。又以浮迟为表寒。沉迟为里寒。迟涩为血病。迟滑为气病。此论固是。然多有热邪内结。寒 气外郁。而见气口迟滑作胀者。讵可以脉迟概谓之寒。而不究其滑涩之象。虚实之异哉。详仲景有阳明病脉迟。 微恶寒而汗出多者。为表未解。脉迟头眩腹满者。不可下。有阳明病脉迟有力。汗出不恶寒。身重喘满。潮 热便硬。手足 然汗出者。为外欲解。可攻其里。又太阳病脉 浮。因误下而变迟。膈内拒痛者为结胸。若此皆热邪内结之明验也。当知迟脉虽现表证。亦属脏气不充。不能 统摄百骸。所以邪气留连不解。即有腹满而头眩脉迟。阳分之患未除。禁不可下。直待里证悉具。然后下之。 圣法昭然,岂不详审慎重乎。迟为阳气失职。胸中大气不能敷布之候。详迟为在脏一语。可罔顾虑脏气之病乎。 【数】数脉者。呼吸定息六至以上。而应指急数。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 急疾也。数为阳盛阴亏。热邪流薄于经络之象。所以脉道数盛。火性善动而躁急。故伤寒以烦躁脉数者为传。 脉静者为不传。有火无火之分也。即经尽欲解。而脉浮数。按之不芤。其人不虚。不战汗出而解。则知数而按 之芤者。皆为虚矣。又阳明例云。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以发汗。令阳气微。膈内虚 。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吐也。又胃反而寸口脉微数者。为胸中冷。又脉阳紧阴数为 欲吐。阳浮阴数亦吐。胃反脉数。中气大虚。而见假数之象也。人见脉数。悉以为热。不知亦有胃虚。及阴盛 拒阳者。若数而浮大。按之无力。寸口脉细者。虚也。经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病热而脉数。 按之不鼓甚者。乃阴盛拒阳于外而致病。非热也。形证似寒。按之鼓击于指下者。乃阳盛拒阴而生病。非寒也 。丹溪云。脉数盛大。按之而涩。外有热证者。名曰中(平声)寒。盖寒留血脉。外证热而脉亦数也。凡乍病 脉数。而按之缓者为邪退。久病脉数。为阴虚之象。瘦人多火。其阴本虚。若形充色泽之人脉数。皆痰湿郁 滞。经络不畅而蕴热。其可责之于阴乎。若无故脉数。必生痈疽。如数实而吐臭痰者为肺痈。数虚而咳涎沫者为 肺痿。又历考数脉诸例。有云数则烦心者。有云滑数心下结热者。皆包络火旺而乘君主之位也。有云细数阴虚 者。水不制火。真阴亏损也,有云数为在腑者。阳邪干阳。脏气无预也。有云数则为寒 者。少火气衰。壮火食气也,大抵虚劳失血。喘嗽上气。多有数脉。但以数大软弱者为阳虚。细小弦数者为阴 虚。非若伤寒衄血之脉浮大。为邪伏于经。合用发汗之比。诸凡失血。脉见细小微数无力者为顺。脉数有热。 及实大弦劲急疾者为逆。若乍疏乍数。无问何病。皆不治也。 【滑】滑脉者。举之浮紧。按之滑石。不似实脉之 应指。紧脉之往来劲急。动脉之见于一部。疾脉 之过于急疾也。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滑者紧之浮名也。言忽浮忽沉。形容流利之状。无以过之。滑为多 血少气之脉。而昔人又以滑大无力。为内伤元气。曷知滑脉虽有浮沉之分。却无无力之象。盖血由气生。若果 气虚。则鼓动之力先微。脉何由而滑耶。惟是气虚不能统摄阴火。而血热脉滑者有之。尝考诸内经。有脉滑曰 病风。缓而滑曰热中。脉浮而滑曰新病。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弱以滑是为胃气。滑者阴气有余也。则知滑 脉之病。无虚寒之理。他如伤寒温热时行等病。总以浮滑而濡者为可治。故先师论脉。首言大浮数动滑为阳。 而杂病以人迎浮滑为风痰。缓滑为中风。气口缓滑为热中。滑数为宿食。尺中弦滑。为下焦蓄血。又呕吐而寸口 迟滑,为胸中实。下利而关上迟滑。为下未尽。厥逆而脉滑。为里有实。详此则滑脉之病。可不言而喻。即经 有滑者阴气有余一语。是指阴邪搏阳而言。岂以阴气有余。多汗身寒之病。便可目为血多。又以滑大之脉。牵 合无力。而为内伤元气乎。平人肢体丰盛。而按之绵软。六脉软滑。此痰湿渐渍于中外。终日劳役。不知倦怠 。若安息则重着 疼矣。夫脉之滑而不甚有力者。皆浮滑缓滑濡滑微滑之类。终非无力之比。滑为血实气壅之 脉。悉属有余。妇人身有病而脉和滑者为孕。临产脉滑疾者曰离经。若滑而急强。辟辟如弹石。谓之肾绝。滑 不直手。按之不可得。为大肠气予不足。以其绝无和缓胃气。故经予之短期。 【涩】涩脉者。指下涩滞不前。内经谓之参伍不调。叔和喻以轻刀刮竹。通真子譬之如雨沾沙。长沙又以 泻漆之绝。比拟虽殊。其义则一。不似迟脉之指下迟缓。缓脉之脉象纡徐。濡脉之来去绵软也,良由津血亏 少。不能濡润经络,所以涩涩不调。故经有脉涩曰痹。寸口诸涩亡血。涩则心痛。尺热脉涩为懈 。种种皆阴 血消亡。阳气有余。而为身热无汗之病。亦有痰食胶固中外。脉道阻滞。而见涩数模糊者。阴受水谷之害也。 金匮云。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知有宿食。有发热头痛。而见浮涩数盛者。阳中雾露之气也 。雾伤皮腠。湿流关节。总皆脉涩,但兼浮数沉细之不同也。有伤寒阳明腑实。不大便而脉涩。温病大热而脉 涩。吐下微喘而脉涩。水肿腹大而脉涩。消瘅大渴而脉涩。痰证喘满而脉涩。病在外而脉涩。妇人怀孕而脉涩 。皆证脉相反之候。间有因胎病而脉涩者。然在二三月时有之。若四月胎息成形之后。必无虚涩之理。平人无 故脉涩。为贫窘之兆。尺中蹇涩则艰于嗣。金匮云。男子脉浮弱而涩则无子。精气清冷。其有脉塞而鼓如省客 。左右旁至如交漆。按之不得如颓土。皆乖戾不和。殊异寻常之脉。故素问列之大奇。 【虚】虚脉者。指下虚大而软。如循鸡羽之状。中取重按。皆弱而少力。久按仍不乏根。不似芤脉之豁然 中空。按久渐出,涩脉之软弱无力。举指即来。散脉之散漫无根。重按久按。绝不可得也。虚为营血不调之候 。叔和以迟大而软为虚。每见气虚喘乏。往往有虚大而数者。且言血虚脉虚。独不详仲景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东垣气口脉大而虚者。为内伤于气。若虚大而时显一涩。为内伤于血。凡血虚之病。非显涩弱。则弦细芤迟。如 伤暑脉虚为气虚。弦细芤迟为血虚。虚劳脉极虚芤迟。或尺中微细小者。为亡血失精。男子平人脉虚弱微细者。 善盗汗出。则气血之分了然矣。慎斋有云。脉洪大而虚者防作泻。可知虚脉多脾 家气分之病。大则气虚不敛之故。经云。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病在中。脉虚难治。仲景有脉虚者不可吐。 腹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可见病实脉虚。皆不易治。盖虚即是毛。毛为肺之平脉。 若极虚而微。如风吹毛之状。极虚而数。瞥瞥如羹上肥者。皆为肺绝之兆也。惟癫疾之脉虚为可治者。以其神 出舍空。可行峻补。若实大为顽痰固结。搜涤不应。所以为难耳。 【实】实脉者。重浊滑盛。相应知参舂。而按之石坚。不似紧脉之迸急不和。滑脉之往来流利。洪脉之来 盛去衰也。实为中外壅满之象。经云。邪气盛则实。非正气本充之谓。即此一语。可为实脉之总归。夫脉既实 矣。谅虚证之必无也。证既实矣。谅假象之必无也。但以热邪亢极而暴绝者有之。其为病也。实在表则头痛 身热。实在里则 胀腹满。大而实者。热由中发。细而实者。积自内生。在伤寒阳明病。不大便而脉实则宜下 。下后脉实大。或暴微欲绝。热不止者死。厥阴病。下利脉实者。下之死。病脉之逆。从可见矣。盖实即是石 。石为肾之平脉。若石坚太过。辟辟如弹石状。为肾绝之兆矣。其消瘅鼓胀坚积等病。皆以脉实为可治。若泄 而脱血。及新产骤虚。久病虚羸。而得实大之脉。良不易治也。 【弦】弦脉者。端直以长。举之应指。按之不移。不似紧脉之状如转索。革脉之劲如弓弦也。弦为风木 主令之脉。故凡病脉弦。皆阳中伏阴之象。虚证误用寒凉。两尺脉必变弦。胃虚冷食停滞。气口多见弦脉。伤寒 以尺寸俱弦。为少阳受病。少阳为枢。为阴阳之交界。如弦而兼浮兼细。为少阳之本脉。弦而兼数兼缓。即有 入府传阴之两途。若弦而兼之以沉涩微弱。得不谓之阴乎。经言寸口脉弦者。胁下拘急而痛。令人啬啬恶寒。 又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此阳弦头痛也。痛必见于太阳。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此阴弦 腹痛也。痛必见于少 腹。皆少阳部分耳。少阴病欲吐不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 。不可吐。急温之。详此。又不当以兼沉兼涩概谓之阴。弦迟为胸中实也。审证合脉。活法在人。贵在心手之 灵活耳。历诊诸病之脉。属邪盛而见弦者。十常二三。属正虚而见弦者。十常六七。其于他脉之中。兼见弦象 者。尤复不少。在伤寒表邪全盛之时。中有一部见弦。或兼迟兼涩。便是夹阴之候。客邪虽盛。急需温散。汗 下猛剂。咸非所宜。即非时感冒。亦宜体此。至于素有动气怔忡。寒疝香港脚。种种宿病。而挟外感之邪。于浮 紧数大之中。委曲搜求。弦象必隐于内。多有表邪脉紧。于紧脉之中。按之渐渐减小。纵之不甚鼓指。盒饭弦 脉例治。于浮脉之中。按之敛直。滑脉之中。按之搏指。并当弦脉类看。于沉脉之中。按之引引。涩脉之中。 按之切切。皆阴邪内伏。阳气消沉。不能调和百脉。而显弦直之状。良非客邪紧盛之兆。迨夫伤寒坏病。弦脉 居多。虚劳内伤。弦常过半。所以南阳为六残贼之首推也。他如病疟寒饮。一切杂病。皆有弦脉。按金匮云。 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小坚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 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主之。饮脉皆弦。双弦者寒也。偏弦者饮也。弦数者有寒饮。沉弦者悬饮内痛。他如腹 痛鼓胀。胃反胸痹。 瘕蓄血。中 伤风。霍乱滞下。中气郁结。寒热痞满等病。种种皆有弦脉。总由中气少 权。土败木贼所致。但以弦少弦多。以证胃气之强弱。弦实弦虚。以证邪气之虚实。浮弦沉弦。以证表里之阴阳。 寸弦尺弦。以证病气之升沉。无论所患何证。兼见何脉。但以和缓有神。不乏胃气。咸为可治。若弦而劲细。如 循刀刃。弦而强直。如新张弓弦。如循长竿。如按横格。皆但弦无胃气也。所以虚劳之脉。多寸口数大。尺中 弦细搏指者。皆为损脉。卢扁复生奚益哉。 【缓】缓脉者。从容和缓。不疾不徐。似迟而实未为迟。不似 濡脉之指下绵软。虚脉之瞥瞥虚大。微脉之微细而濡。弱脉之细软无力也。仲景云。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 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伤寒以尺寸俱微缓者。为厥阴受病。厥阴为阴尽复阳之界。故凡病后得 之。咸为相宜。其太阳病。发热头痛。自汗脉浮缓者。为风伤卫证。以其自汗体疏。脉自不能紧盛也。缓为脾 家之本脉。然必和缓有神。为脾气之充。若缓甚而弱。为脾气不足。缓而滑利。则胃气冲和。昔人以浮缓为伤 风。沉缓为寒湿。缓大为风虚。缓细为痹湿。又以浮缓为风中于阳。沉缓为湿中于阴。盖湿脉自缓。得风以播 之。则兼浮缓。寒以束之。则兼沉缓。若中于阴。则沉细微缓。以厥阴内藏风木之气。故脉虽沉。而有微缓之象也。 【洪】洪脉者。既大且数。指下累累如连珠。如循琅 。而按之稍缓。不似实脉之举按 。滑脉之软滑 流利。大脉之大而且长也。昔人以洪为夏脉。内经以钩为夏脉。遂有钩即是洪之说。以其数大而濡。按之指下 委曲旁出。固可谓之曰钩。火性虚炎。所以来盛去衰。按之不实。然痰食瘀积阻碍脉道。关部常屈曲而出。此 与夏脉微钩。似同而实不类也。洪为火气燔灼之候。仲景有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为温病。温 病乃冬时伏气所发。发于春者为温病。发于夏者为热病。其邪伏藏于内而发出于表。脉多浮洪而混混不清。每 多盛于右手。亦有动滑不常者。越人所谓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当此不内联夺。反与解表。不至热交 营度不已也。若温热时行。证显烦渴昏热。脉反沉细小弱者。阳病阴脉也。有阳热亢极。而足冷尺弱者。为下虚 之证。皆不可治。又屡下而热势不解。脉洪不减。谓之坏病。多不可救。洪为阳气满溢。阴气垂绝之脉。故蔼 蔼如车盖者为阳结。脉浮而洪。身汗如油为肺绝。即杂病脉洪。皆火气亢甚之兆。若病后久虚。虚劳失血,泄 泻脱元。而见洪盛之脉。尤非所宜。惟悯浊下贱。脉多洪实。又不当以实热论也。 【微】微脉者。似有若无。欲绝非绝。而按之稍有模糊之状。不似弱脉之小弱分明。细脉之纤细有力也。 微为阳气衰微之脉。经言寸口诸微亡阳。言诸微者。则轻取之微。重按之微。气口之微。尺中之微。皆属气虚。 故所见诸证。在上则为恶寒多汗少气之患。在下则有失精脱泻少食之虞。总之与血无预。所以萦萦如蜘蛛丝者 。仲景谓阳气之衰。尝见中风卒倒而脉微。暑风卒倒而脉微。皆为虚风之象。其脉多兼沉缓。若中寒卒倒而脉 微。为阴邪暴逆。所以微细欲绝也。而伤寒尺寸俱微缓。为厥阴受病。病邪传至此经。不特正气之虚。邪亦向 衰之际。是以俱虚。不似少阴之脉微细。但欲寐耳。详二经之脉。同一微也。而有阴尽复阳。阳去入阴之异。 即太阳经病之脉微。而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为无阳者。有面有热色。邪未欲解,而脉微者。有阴阳俱 停。邪气不传。而脉反微者。若以微为虚象。不行攻发。何以通邪气之滞耶。必热除身安而脉微。方可为欲愈 之机。若太阳证具。而见足冷尺微。又为下焦虚寒之验。可不建其中气。而行正发汗之例乎。 【紧】紧脉者。状如转索。按之虽实而不坚。不似弦脉之端直如弦。牢革之强直搏指也。紧为诸寒收引之象。 亦有热因寒束。而烦热拘急疼痛者。如太阳寒伤营证是也。然必人迎浮紧。乃为表证之确候。若气口紧坚。又 为内伤饮食之兆。金匮所谓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也。仲景又云。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假令亡汗 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寒冷。故令脉紧也。 详此三下转语。可谓曲尽紧脉为病之变端。而少阴经中。又有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 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是谓紧反入里之微验。又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为欲解也 。虽烦。下利必自愈。此即紧去人安之互辞。辨不可下脉证中。则有脉来阴阳俱紧。恶寒 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此亦紧反入里之互辞。因误下而阳邪 内陷。欲出不出。有似厥逆进退之象。故言欲厥。脉虽变而紧状依然。非营卫离散。乍大乍小之比。而脉法 中。复有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之例。可见紧之所在。皆阳气不到之处。故 有是象。夫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者痉。若伏坚者为阴痉。总皆经脉拘急。故有此象。若脉至如转索。而强 急不和。是但紧无胃气也。岂堪尚引日乎。 【弱】弱脉者。沉细而软。按之乃得。举之如无。不似微脉之按之欲绝。濡脉之按之若无。细脉之浮沉皆 细也。弱为阳气衰微之候。夫浮以候阳。今浮取如无。阳衰之明验也。故伤寒首言弱为阴脉。即阳经见之。亦 属阳气之衰。经言寸口脉弱而迟。虚满不能食。寸口脉弱而缓。食卒不下。气填膈上。上二条。一属胃寒。一 属脾虚。故皆主乎饮食。又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可见脉弱无阳。必无 实热之理。只宜辨析真阳之虚。与胃气之虚。及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耳。在阴经见之。虽为合脉。然阳 气衰微已极。非峻温峻补。良难春回寒谷也。惟血痹虚劳。久嗽失血。新产及老人久虚。脉宜微弱。然必弱而 和滑。可卜胃气之未艾。若少壮暴病而见脉弱。咸非所宜。即血证虚证。脉弱而兼之以涩。为气血交败。其能 荣爨下之薪乎。 【长】长脉者。指下迢迢而过于本位。三部举按皆然。不似大脉之举之盛大。按之少力也。伤寒以尺寸俱 长。为阳明受病。内经又以长则气治。为胃家之平脉。胃为水谷之海。其经多气多血。故显有余之象。然必长 而和缓。方为无病之脉。若长而浮盛。又为经邪方盛之兆。亦有病邪向愈而脉长者。仲景云。太阴中风。四肢 烦疼。阳脉微。阴脉涩。而长者为欲愈。盖风本阳邪。因土虚木乘。陷于太阴之经。而长脉见于微涩之中。疼 热发于诸阳之本。询为欲愈之征。殊非病进之谓。且有阴气不充。而脉反上盛者。经言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是 也。此与秦越人遂上鱼为溢。遂入尺为覆。及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关格吐逆。不得小便。同脉异证。不可与 尺寸俱长之脉。比例而推也。 【短】短脉者。尺寸俱短。而不及本位。不似小脉之三部皆小弱不振。伏脉之一部独伏匿不前也。经云。 短则气病。良由胃气厄塞。不能条畅百脉。或因痰气食积。阻碍气道。所以脉见短涩促结之状。亦有阳气不充而 脉短者。经谓寸口脉中手短者。曰头痛是也。仲景云。汗多重发汗。亡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又 少阴脉不至。肾气绝。为尸厥。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冷。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 血者难治。戴同父云。短脉只当责之于尺寸。若关中见短。是上不通寸为阳绝。下不通尺为阴绝矣。曷知关 部从无见短之理。昔人有以六部分隶而言者。殊失短脉之义。 【大】大脉者。应指满溢。倍于寻常。不似长脉之但长不大。洪脉之既大且数也。大脉有虚实阴阳之异。经 云。大则病进。是指实大而言。仲景以大则为虚者。乃盛大少力之谓。然又有下利脉大者为未止。是又以积滞 未尽而言。非大则为虚之谓也。有六脉俱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也。有偏大于左者。邪盛于经也。偏大于右者 。热盛于内也。亦有诸脉皆小。中有一部独大者。诸脉皆大。中有一部独小者。便以其部。断其病之虚实。 且有素禀六阳。或一手偏旺偏衰者。又不当以病论也。凡大而数盛有力。皆为实热。如人迎气口大紧以浮者。 其病益甚在外。气口微大。名曰平人。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而缓则生。急则 死。乳子。是指产后以乳哺子而言。非婴儿也。产后脉宜悬小。最忌实大。今证见喘鸣肩息。为邪气暴逆。又 须实大而缓。方与证合。若实大急强。为邪胜正衰。去生远矣。此与乳子而病热。脉弦小。手足温则生。似乎相 左。而实互相发明也。伤寒热病。谵语烦渴。脉来实大。虽剧可治。得汗后热不止。脉反实大躁疾者死。温病大热不 得汗。脉大数急强者死。细小虚涩者亦死。厥阴病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也。阴证反大发热。脉虚大无 力。乃脉证之变。内证元气不足。发热脉大而虚。为脉证之常。虚劳脉大,为血虚气盛。金匮云。男子平人脉大 为劳。气有余便是火也。所以瘦人胸中多气而脉大。病久气衰而脉大。总为阴阳离绝之候。孰谓大属有余。而 可恣行攻伐哉。若脉见乍大乍小。为元神无主。随邪气之鼓动。可不慎而漫投汤液耶。 【小】小脉者。三部皆小。而指下显然。不似微脉之微弱依稀。细脉之微细如发。弱脉之软弱不前。短脉 之首尾不及也。夫脉之小弱。虽为元气不足。若小而按之不衰。久按有力。又为实 热固结之象。总由正气不充。不能鼓搏热势于外。所以隐隐略见滑热之状于内也。设小而证见热邪亢盛。则为 证脉相反之兆。亦有平人六脉皆阴。或一手偏小者。若因病而脉损小。又当随所见部分而为调适机用。不可不 治也,假令小弱见于人迎。卫气衰也。见于气口。肺胃弱也。见于寸口。阳不足也。见于尺内。阴不足也。凡 病后脉见小弱。正气虽虚。邪气亦退。故为向愈。设小而兼之以滑实伏匿。得非实热内蕴之征乎。经云。切其 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又云。温病大热。而脉反细小。手足逆者死。乳子而病热。脉悬小。手足温 则生。寒则死。此条与乳子中风热互发,言脉虽实大。不至急强。脉虽悬小。四肢不逆。可卜胃气之未艾。若脉 失冲和。阳竭四末。神丹奚济。非特主产后而言。即妊娠亦不出于是也。婴儿病赤瓣飧泄。脉小手足寒。难已。 脉小手足温。泄易已。腹痛。脉细小而迟者易治。坚大而急者难治。洞泄食不化。脉微小流连者生。坚急者死 。谛观诸义。则病脉之逆从。可默悟矣。而显微又言。前大后小。则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则胸满短气。即仲 景来微去大之变辞。虚中挟实之旨。和盘托出矣。 【芤】芤脉者。浮大弦软。按之中空。中按虽不应指。细推仍有根气。纵指却显弦大。按之减小中空。不 似虚脉之瞥瞥虚大。按之豁然无力也。芤为血虚不能濡气。故虚大如芤。然其中必显弦象。刘三点以为绝类慈 葱。殊失弦大而按之减小中空之义。盖虚则阳气失职。芤则经络中空。所以有虚濡无力。弦大中空之异。仲景 云。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革则胃气告匮。而弦强搏 指。按之无根。非芤脉中空之比。按太阳病有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本虚战汗而解者。暑病有弦细芤迟。血分 受伤者。芤为失血之本脉。经云。脉至如搏。血温身热者死。详如搏二字。即是弦大而按之则减也。又云。脉 来悬钩浮为常脉。言浮而中空。按之旁至。似乎微曲之状。虽有瘀积阻滞。而指下柔和。是知尚有胃气。故为 失血之常脉。若弦强搏指。而血温身热。为真阴槁竭。必死何疑。凡血脱脉芤。而有一部独弦。或带结促涩滞 者。此为阳气不到。中挟阴邪之兆。是即瘀血所结处也。所以芤脉须辨一部两部。或一手两手。而与攻补。方 为合法。 【濡】濡脉者。虚软少力。应指虚细。如絮浮水面。轻手乍来。重手乍去。不似虚脉之虚大无力。微脉之 微细如丝。弱脉之沉细软弱也。濡为胃气不充之象。故内伤虚劳。泄泻少食。自汗喘乏。精伤痿弱之人。脉虽 濡软乏力。犹堪峻补峻温。不似阴虚脱血。纯见细数弦强。欲求濡弱。绝不可得也。盖濡脉之浮软。与虚脉相 类。但虚则浮大,而濡则小弱也。濡脉之细小。与弱脉相类。但弱在沉分。而濡在浮分也。濡脉之软弱。与微 脉相类。但微则欲绝。而濡则力微也。濡脉之无力。与散脉相类。但散则从大而按之则无。濡则从小而渐至无 力也。夫从小而渐至无力。气虽不充。血犹未败。从大而按之即无。则气无所统。血已伤残。阴阳离散。将何 所恃。而可望其生乎。以此言之。则濡之 与散。不啻霄壤矣。 【动】动脉者。厥厥动摇。指下滑数如珠。见于关上。不似滑脉之诸部皆滑数流利也。动为阴阳相搏之候 。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是指人迎气口而言。然多有阴虚发热之脉。动于尺内。阳虚自汗之脉。动于寸口 者。所谓虚者则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金匮有云。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因其虚而旺气乘之。 惟伤寒以大浮数动滑为阳。是专主邪热相搏而言。非虚劳体痛。便溺崩淋脉动之比。而妇人尺脉动甚。为有子 之象。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又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以肾藏精。心主血。故二处脉动。 皆为有子。辨之之法。昔人皆以左大顺男。右大顺女为言。然妊娠之脉。往往有素禀一手偏大偏小者。莫若以 寸动为男。尺动为女。最为有据。 【伏】伏脉者。隐于筋下。轻取不得。重按涩难。委曲求之。附着于骨。而有三部皆伏。一部独伏之异。 不似短脉之尺寸短缩。而中部显然。沉脉之三部皆沉。而按之即得也。伏脉之病。最为叵测。长沙有趺阳脉不 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少阴脉不至。令身不仁。此为尸厥等例。详伏为阴阳潜伏之候。有邪伏幽隐而脉伏 不出者。虽与短脉之象有别。而气血涩滞之义则一。故关格吐逆。不得小便之脉。非偏大倍常。即偏小隐伏。 越人所谓上部有脉。下部无脉是也。凡气郁血结久痛。及疝瘕留饮。水气宿食。霍乱吐利等脉。每多沉伏。 皆经脉阻滞。营卫不通之故。所以妊娠恶阻。常有伏匿之脉。此又脉证之变耳。在伤寒失于表散。邪气不得发 越。而六脉俱伏者。急宜发汗。而脉自复。刘元宾曰。